案例分享:
李大林今年45岁了,是某行*单位的一个小车司机,为人谦卑、随和,在单位里很有人缘,提起抽烟,他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说,他一生不沾酒,不*博,唯一的爱好就一个——抽烟,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意识的去摸烟盒,找火机。因为抽烟的嗜好,老婆孩子没有少埋怨他。如今,屈指算来,已经有近22年的烟龄了,今年春季,单位里组织体检,结果发现,他的心血管都出现了毛病,血脂稠,血压和血糖都偏高。他说,其实早就怀疑自己出问题了,因为过年期间,就感到有时心跳过快,呼吸困难,头晕等,只不过没有在意,现在检查结果出来了,自己终于明白了。医生建议他戒烟或减少抽烟量,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权衡利弊后,前来平顶山心医堂工作室心理咨询中心,决定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戒烟。
心理咨询师根据李大林较年轻,工作有耐性(小车司机嘛),容易接受新事物以及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给他设计了一个戒烟方案,主要内容是两项戒烟工作同时进行,一是采用“五日戒烟法”;二是自我催眠疗法。这样可以尽快帮助他熬过“前五日”,从潜意识层面解决戒烟问题,实现戒烟的目的。主要步骤为:
第一日,准备阶段,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和戒烟给健康带来的好处,以及戒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应对问题的心理准备。
第二日,开始戒烟,首先将自己开始戒烟的消息告诉给他认为对他最有监督力或他最在乎的人,并开始接受他们的监督。同时将所有的烟具和其他与抽烟有关的东西扔掉,坚持不再吸烟。
第三、四日,对付戒断症状,这是一个关键期。吸烟者停止吸烟后,由于机体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一下子恢复了正常健康的代谢机能,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头晕、头疼、口干、咳嗽痰多、肌肉刺痛、多汗、焦虑和紧张、烦躁不安、心情压抑和缺乏精力、焦虑和紧张、腹泻与便秘等,并产生强烈的吸烟渴求,这时可以选择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来做,比如做家务、与人聊天、吃些低热量的小零食、做运动。
第五日,总结一下前四天戒烟的心得,找出戒烟过程中最难克服的地方,然后“对症下药”,重新强化戒烟的决心,同时,学习一些礼貌拒绝别人敬烟的技巧,一般不要以自己正在戒烟为借口,以身体不适或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为由,一般他人较能接受。
五天后,用钢笔或铅笔取代手持烟的习惯动作等来防止复吸。戒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身体发胖,所以要尽量少吃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
同时,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自我催眠,通过心理暗示,加快戒烟的进程。自我催眠戒烟,是用言语引导人进入潜意识的状态,继而将心中一些负面的东西除去,灌输一些正面的积极信念,从而达到解除“心瘾”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学会肌肉渐进性放松技术(可以去网上查资料或看视频学习如何放松),这是自我催眠戒烟的第一步。
第二步、自我催眠进行心理暗示。这是催眠治疗的关键过程,在进行肌肉放松,自我催眠前,在心理暗示自己(其实是在告诉潜意识):“抽烟危害很大,容易患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癌症(也可以想象一些肺部因得病而坏掉的恐怖图片或画面),为了自己的健康,坚决戒掉香烟”。接着暗示自己:“当自己第二天醒来以后,心情非常愉快,身体更加健康,精神非常振奋,想到和看到香烟就讨厌,没有一点想抽烟的欲望了(也可以暗示自己其他想得到的结果),即灌输一些正面的思想。同时,心理暗示自己从此对吸烟生厌。
“五日戒烟法”结合自我催眠疗法治疗五天后,心理咨询师鼓励李大林回家又坚持自我催眠戒烟三个月直至六个月。一年后咨询师回访,戒烟最终成功。
据实验研究表明,一支香烟的烟碱可使一只白鼠致死,20支香烟的烟碱可*死一头牛,在法国举行的一次吸烟比赛中,有人连吸了60支烟就当场死亡了。吸烟不仅害己,而且还害他人,被动吸烟者所受*害的程度也是惊人的,欧洲每年有将近14万被动吸烟者因此患癌症或心脏病而去世。被动吸烟对青少年的伤害更大,在吸烟者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患气喘病、支气管炎、肺炎和中耳炎的人数明显增加。
心理学家认为,吸烟是一种习惯,不断练习而累积的行为。其实不管是“成瘾”还是“习惯”,烟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影响吸烟者的情绪、吸烟者的思考,进而“控制”了吸烟者的生活。
吸烟有害健康,这几乎是每个人知道的问题,很多人都像前面的案例一样有戒烟失败的经历,究其原因,是没有能够控制好自己吸烟的“心瘾”。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轻度的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进行自我调控,在亲人的帮助下逐渐戒断,如果严重的则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采用药物、心理、行为三位一体的方法进行治疗。(撰文:许允刚临床心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