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谦斋中医处方学病因十四纲辨证风寒辩
TUhjnbcbe - 2022/4/23 23:42:00
北京哪些青春痘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13231.html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医界出现了忽视中医基础理论,强调单方验方,主张单纯依靠西医诊断或西医指标施用中药单药或经验方,而不需要辨证分析、辨证论治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秦伯未先生在其“浅谈辨证论治”讲座①中发起讨论,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更对辨证论治的内涵和方法展开论述。①该讲稿收录于《谦斋医学讲稿》。他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普遍应用的诊疗规律,从认识证候到给予适当治疗,包含着完整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秦氏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之中,将其对辨证论治的认识阐释的淋漓尽致。现在中医教材所述观点,均有其影响存在。秦氏在《医学心悟》及莫枚士之《研经言》的启发下,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各种病因归为风、寒、暑、湿、燥、火、疫、痰、精、虫、食、神、气、血十四辨证施治纲要是为《中医辨证论治纲要》。秦氏以此十四纲为据,阐述了各纲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病的法则,它的精神实质是理、法、方、药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中医治病有其原则性,也有其灵活性,要了解中医一般诊治方法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并在取得疗效后总结出一套规律,必须掌握辨证论治。过去,对于这重要的大法,未经系统地整理出来,让医生们自己去体会摸索,我们认为是一个缺陷。因此,为学习中医的需要,编写了“病因十四纲辨证”初稿。在这初稿里,综合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十四纲。每一个纲里又提出了主证和主治、纲与纲之间的联系,也指出了兼证和治法,除扼要的说明外,还附列了常用方剂和药物分类。总的要求是: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执简驭繁,深入浅出。详见十四纲要表十四纲要表一、风风为六淫之首,伤人最易,发病最速,又因其善于和其他病因结合,变化亦最多。凡风邪引起的疾患,无论轻、重、浅、深之别,都属于外因。正因为自外而入,故腠理不密的最易招致风邪,而风邪的治法当以疏散为主。风证中有称作内风的,系血虚内生之风,与外风的性质根本不同,治法也完全两样。(一)伤风恶风、发热、自汗、头痛头胀、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声哑、舌苔薄白、脉象浮缓(发热未出汗时脉多滑数)。风从外来,首先犯表,病在卫分,多见上焦呼吸系统证状,是为风邪发病之最轻浅者。伤风与感冒寒邪在初期极难分清,主要是伤风见恶风、自汗;伤寒则恶寒、无汗。风邪与温病初起的区别,在于口渴与否,即不渴者为风邪,口渴者为温病。1.宣肺辛散法。2.调和营卫法。3.固表祛邪法。肺主皮毛,宣肺则皮毛开而邪从汗解,方如葱豉汤。伤风发表不离辛散,春夏宜偏辛凉,秋冬当偏辛温,可视时气斟酌,但禁忌大剂发汗。调和营卫是通过加强本身抗邪能力来达到发散风邪的目的,不同于一般发汗剂,方如桂枝汤。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卫气虚弱易感风邪,或风邪稽留不解,可以一面固表,一面祛邪,如玉屏风散。伤风寒胀流涕咳,身热头痛汗无可;宣肺调和固表祛,葱豉桂枝玉屏和。歌诀前两句,根据谦斋在《中医入门》中将伤风分轻重两型而编写的。伤风轻者,证见鼻塞声重、头胀流涕、咳嗽;稍重身热头痛、自汗或无汗。为了压仄,以“汗无可”(既可有汗,也可无汗)代替“自汗或无汗”。歌诀最后一句,“葱豉”为葱豉汤,“桂枝”为桂枝汤,“玉屏”为玉屏风散。1、风寒:风邪夹寒,证见恶风畏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汗出不多、脉象浮紧等,治以寒邪为主,宜辛温解表,见“寒”纲。2、风温:风邪兼夹温热之邪,亦称风热,属于外感温病范围,见“火”纲。3、风火:亦为风邪夹热之一种,但较之风温不同。除风的证状外有明显的内热,甚至有燎原之势,如咽喉红肿疼痛,牙龈肿胀溃脓,目赤多眵,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等,治宜清疏涤热法,方如*连上清丸。4、风湿:分两种,一为伤风夹湿,其证寒热、头痛、四肢酸痛、食欲呆钝、小便少、大便溏;一为骨节疼痛的痹证一类,俗称风湿痛。前者宜疏化如藿香正气散,后者宜蠲痹和络如痛风丸。5、疠风:是一种风*疠气,见“疫”纲。(二)中风轻者肌肤麻木、口眼歪斜;重者猝然仆倒、语言謇涩、身热、痰涎拽锯、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更重者仆倒后身热、口噤、神昏志乱、四肢俱废、良久不醒。脉见浮弦或浮大、舌苔厚腻。中风分真中和类中。真中属于外风,浅者在络,较重在经,深者在腑,再深在脏。中络多见肌肤不仁,中经则体重不胜,中腑则不识人、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口吐涎沫。类中由于内因,分气中、火中、痰中等,发病之急有如中风,但无六经形证。1.搜风涤邪法。2.疏表攻里法。3.逐风除痰法。治真中风初起亦以搜风为主,分辨六经用药,方如小续命汤;兼有里证者表里双解,如防风通圣散。如果一起痰涎壅盛,则宜三生饮逐风除痰,以急救目的用之。亦可先用开窍法,然后按证治疗。中风麻歪体重着,昏仆肢废謇涎热;搜风双解逐风除,续命防通三生解。歌诀前两句,根据中风的轻重顺序编纂而成的。中络则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中经则身体重着,半身不遂;中腑则神昏仆倒、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语言謇涩、口吐涎沫、身热。歌诀最后一句,“续命”为小续命汤,“防通”为防风通圣散,“三生”为三生饮。(三)内风头晕、目眩、肢麻、筋惕、肉瞤、手足震颤抽搐、足痿无力、脉象细弦或虚数。内风多起于血虚,除内风的特征外当辨认血虚本证,如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以及深一层的肾阴亏乏,水不涵木,腰膝软酸、潮热、盗汗、两尺脉弱等症。1.养血息风法。2.滋阴潜阳法。3.温养肝肾法。内风无风可散,应以养血为主,血行则风自灭,方如加减复脉汤,进一步滋阴潜阳,如大定风珠。大概肝为刚脏,用药宜柔不宜刚,宜清不宜燥,宜和不宜伐,但有火不归水,虚风上扰,当温养肝肾,例如风痱证用地*饮子。内风仆麻抽震颤,肝肾亏虚足痿见;养息滋潜温肝肾,加复大定地*验。歌诀前两句概括了内风的特征:眩晕欲仆、肢麻、抽搐、震颤;以及由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足痿无力,如风痱证。歌诀最后一句,“加复”为加减复脉汤,“大定”为大定风珠,“地*”为地*饮子。总结:风分为伤风、中风、内风。凡属六淫之风邪引起的疾患皆属于外风,而由血虚内生引起的则为内风。中风之真中属于外风,具体而言,浅者在络,较重在经,深者在腑,再深在脏。类中由内因而起,分气中、火中、痰中等。具体治法:伤风采用宣肺辛散法、调和营卫法、固表祛邪法。中风采用搜风涤邪法、疏表攻里法、逐风除痰法。内风采用养血息风法、滋阴潜阳法、温养肝肾法。1、葱豉汤:豆豉、葱白。2、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3、玉屏风散:防风、*芪、白术。4、*连上清丸:*连、*芩、*柏、山栀、菊花、当归、桔梗、薄荷、玄参、花粉、川芎、姜*、连翘、大*、葛根。5、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甘草、姜、枣。6、痛风丸:羌活、苍术、桂枝、红花、川芎、桃仁、*柏、南星、神曲、龙胆草、白芷、威灵仙、防己。7、小续命汤:防风、麻*、杏仁、桂枝、白芍、川芎、人参、甘草、*芩、防己、附子、姜、枣。8、防风通圣散:麻*、石膏、桔梗、*芩、山栀、荆芥、滑石、白术、陈皮、甘草、川芎、归身、防风、大*、芒硝、白芍、薄荷、连翘。9、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人参。10、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炙甘草。11、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生地、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鳖甲、炙甘草、鸡子*。12、地*饮子:熟地、巴戟、山萸、苁蓉、附子、肉桂、石斛、麦冬、菖蒲、远志、茯苓、五味子。1、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2、宣肺:桔梗、蝉衣、牛蒡、杏仁。3、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4、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5、潜阳息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二、寒寒邪发病,四时均有,以冬季为多见。浅者伤表,重者中里,也有表里同时感受的。寒为阴邪,治疗大法不外温散和温中。但中于内者影响脾肾最多,因其能郁遏和损害阳气,故温中逐寒之外,还须注意通阳和回阳。伤寒的变化较为复杂,可以从表传为里证,亦能由寒化为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当与其他各纲密切联系。(一)伤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脉象浮紧而数、舌苔薄白或白腻。伤寒初起,主要是形寒、身热逐渐上升,但得汗以后可以降低,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汗出不解,热势反增,则为传变开始,不可拘于寒邪。1.辛温发汗法。2.生津解肌法。风寒在肌表,均以汗出为正治,因寒邪性质属阴,主用辛温,方如麻*汤,与风邪用辛平,风温用辛凉有别。若见项背强∏∏者,为筋失所养,属刚痉,当佐以生津,如葛根汤。伤寒寒热无汗痛,项强∏为刚痉;辛温发汗生解肌,方选麻*葛根用。歌诀前两句,指伤寒多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体痛,以及由于筋脉失养而引起的头项强痛,即刚痉。歌诀最后一句,“麻*”为麻*汤,“葛根”为葛根汤。1、风寒:风邪和寒邪合并,多从寒化,与伤寒同一治法。2、寒湿:大多对湿热而言,病属于里,见“湿”纲。又有寒湿流经,实为痹证,方用蠲痹汤。3、寒包火:即内热而外感寒邪,证见头痛、口干、咳嗽、咽痛、去衣则凛凛、着衣则烦躁,治宜疏表清里,便闭者可兼下法,方如凉膈散。(二)中寒恶寒、遍体疼痛、口有冷涎、手足不温、腹痛喜按、肠鸣泄泻,重者猝然口噤失音、昏不知人、四肢强直或拘急厥冷、脉伏、舌卷、囊缩。寒中于里,表现为一派寒象,身不发热,脉象不浮。猝然昏厥的证候,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脉浮弦或大,中寒脉微细若无,中风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中寒则否。1.辛热祛寒法。2.逐寒通阳法。3.蠲阴敛阳法。寒邪犯内,治宜辛热,方如四逆汤。倘寒邪充斥,阳气欲绝,则逐寒兼通阳,方如白通汤。或沉寒在内,格阳于外,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水饮不思,称作真寒假热,宜益元汤抑阴以敛阳,慎防虚脱。这是内脏受寒的一般治法,其有寒伤于胃而为呃逆、呕吐清水白沫,寒伤于肠而为下利清谷,腹内剧痛腹壁可见状如头足等,另行分别处理。中寒寒痛末不温,冷涎腹痛泄肠鸣;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祛寒逐寒蠲阴敛,四逆白通益元用。歌诀前两句,概括了中寒的主证,证见恶寒、遍体疼痛、手足不温、口有冷涎、腹痛、泄泻、肠鸣等。歌诀中间两句“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收录了中寒的重证,证见昏不知人、口噤失音、拘急厥冷、舌卷、囊缩、脉伏等危象。歌诀最后一句,“四逆”为四逆汤,“白通”为白通汤,“益元”为益元汤。(三)虚寒最恶隙风、四肢不温、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脉象沉微。此为本身阳气衰弱所引起的寒证,与中寒不同。中寒虽亦能出现阳虚现象,但应以寒邪为主,且严重时有格阳于外的假热;阳虚进展则多为虚脱证状。1.温中扶脾法。2.温暖肾命法。虚寒证当温补阳气,轻者手足不冷,治脾,方如理中汤;重者手足不温,治肾,如附子汤。五脏均有阳虚证,脾肾为先后二天,应特别重视。虚寒隙风不温利,神疲食少不渴知;温中扶脾暖命力,不冷理中温附子。歌诀前两句,涵盖了虚寒的主证,证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自利、神疲、食少、不渴等。歌诀的最后一句“不冷理中温附子”,意思是“四肢不冷”用理中汤,“四肢不温”用附子汤。总结:寒分为伤寒、中寒、虚寒。伤寒即由六淫之寒邪侵入肌表,中寒多有寒邪直中人体之内,而虚寒在多见人体自身之脾、肾阳气虚弱以致虚寒。秦氏还指出:“伤寒的变化较为复杂,可以从表传为里症,亦能由寒化为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当与其他各纲密切联系。”具体治法:伤寒采用辛温发汗法、生津解肌法。中寒采用辛热祛寒法、逐寒通阳法、蠲阴敛阳法。虚寒采用温中扶脾法、温暖肾命法。1、麻*汤:麻*、桂枝、杏仁、甘草。2、葛根汤:葛根、麻*、桂枝、白芍、甘草、姜、枣。3、蠲痹汤:羌活、防风、姜*、*芪、当归、赤芍、甘草、姜、枣。4、凉膈散:薄荷、*芩、山栀、连翘、大*、芒硝、甘草。5、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6、白通汤:干姜、附子、葱白。7、益元汤:附子、干姜、艾叶、人参、*连、知母、麦冬、五味子、甘草、葱白、姜、枣。8、理中汤:白术、人参、炮姜、炙甘草。9、附子汤:附子、人参、白术、白芍、茯苓。1、散寒:麻*、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2、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萸、丁香、乌药、荜茇、胡芦巴、硫*、乌头、巴戟天、益智、茴香、艾叶。摘自:谦斋医学文稿/秦伯未著;孙其新,孙丽那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转自:医学小白的成长日记)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秦伯未:总结的十四种退热法,值得收藏秦伯未教授:金匮要略方整理总结!!!秦伯未:回阳法的几点体会——肾阳、心阳有区别//////////千万不要错过春天这个水果,它是中医眼中滋肝肾补肝血之王!还能黑发明目!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周仲瑛: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都是精华)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没想到,“清骨散”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附高血脂验方四首)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神奇!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好得快!南师8个方子,治失眠、高血压、肠胃病!推荐阅读98岁国医大师:这是我最后的贡献(经验分享)31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经方大师*煌—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仲景三个药对,管窥用药配伍核心思想内经中濒临失传的“发”“传”表里别通(开合枢)论与圆运动有异的导引体证气机论--揭秘中医人体气机理论的千年迷雾杨志一:治湿十三法(值得借鉴学习)高建忠:明辨外感内伤,拓展经方运用(全)张立山:谈咳嗽的六经(三阳经、三阴经)辨证——附案例《戴丽三医疗经验选》论著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推荐阅读:-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谦斋中医处方学病因十四纲辨证风寒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