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不能滥用,但也要当用则用为提高全球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问题的认识,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阿奇霉素和头孢这两种常用的抗生素,大家肯定不陌生,但是临床上却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
比如,有的患者家长认为孩子感冒了,就会自行给孩子服用阿奇霉素或头孢菌素,甚至会给孩子同时服用两种药物,认为这样好得更快些。但其实,引起许多感冒的病原体是病*,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证据时,无需使用抗生素。
也有一些患者家长认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是有害的混搭,当医生开具这样的处方后,居然自行决定不给孩子吃药,导致感染加重。
这样两种极端的行为都不可取,抗生素既不能滥用,也要当用则用,才能得到最大获益,我们医生和药师在开具处方时也要跟患者家属做好用药交代,合理进行药物联用。今天界小药就和大家来聊一聊阿奇霉素和头孢联用的那些事。
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的“自我介绍”阿奇霉素与头孢不能联用的说法源自何处?以往的观点认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不能联用,单纯从药理学教材的解释为:作为繁殖期杀菌剂的β-内酰胺类主要通过干扰细菌增殖活跃期细胞壁的合成来杀伤细菌[4]。然而大环内酯类作为快速抑菌剂,抑制细菌使其处于静止状态,于是处于繁殖期细菌的数量和比例会减少,影响β-内酰胺类的繁殖期杀菌作用,两者的药理作用机制相互矛盾,因此认为联合应用时临床疗效不佳。但是,从理论上得出的论断不一定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建议这个理论暂且存疑,应以临床实际应用效果作为参考。联用实际效果如何?阿奇霉素与头孢类的联合在真实世界的情况恰恰与药理学理论相反。两药联合可以覆盖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多篇文献报道了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比单药更好,并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1-3]。因此,年中国指南、年美国IDSA指南等国内外诸多指南均推荐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经验性抗菌治疗。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增加疗效的可能机制是什么?首先从抗菌谱来说,阿奇霉素可以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而肺炎链球菌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但某些头孢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则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这两种病原体均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因此,在怀疑存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二者联用可增加抗感染疗效,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感染。其次,阿奇霉素有着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阿奇霉素肺组织内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血浆半衰期虽然不长,但是在组织内浓度较高,排泄较慢。
肺组织内高浓度的阿奇霉素一方面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另一方面可作为药物储库,巨噬细胞内蓄积的阿奇霉素也可以被携带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可能均能提高两者联用的疗效。
阿奇霉素和头孢这对CP何时上场?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肺炎支原体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支原体无细胞壁,头孢类药物对其无效。儿童患者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作为第二代大环内脂类药物的阿奇霉素因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等特点,常成为治疗首选。而支原体感染常会破坏呼吸道屏障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年版)》怀疑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医生可根据病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治疗反应以及炎性指标的动态变化,决定是否联合第二、三代头孢类药物。阿奇霉素都要“吃三停四”?儿童口服阿奇霉素有3天方案和5天方案,但是总剂量最高不超过mg。作为上述两种服药方案的替代方案,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时可按30mg/kg单剂量顿服(1天方案)[5]。所以“吃三停四”是针对的3天方案,至于“停四”之后是否需要继续口服,或者需不需要“停四”都要根据病情决定,并遵医嘱。儿童用量请参考下表↓参考文献:[1]孙先元,花威,孙芸.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14:-.[2]冯琨燕.不同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及成本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01:-.
[3]何伟容,莫火弟,李海燕,邓健颖.阿奇霉素与不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用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抗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海峡药学,,01:-.
[4]朱依谆.《药理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4.
[5]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说明书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本文作者:小药丸本文审核:王树平主任药师责任编辑:CiCi推荐阅读百日咳能要命,药疗不能少1岁娃娃高热伴血象异常,得了什么病?安乃近片被注销,8种儿童用药退市深度水解奶粉仍含过敏原?牛奶蛋白过敏5大诊疗误区!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