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是一个空腔称为鼓室,鼓室的外侧面被鼓膜与外耳道隔开,另一端通过咽鼓管开口在鼻腔下鼻峡的后方。
在大气压骤然改变时,咽鼓管口不能顺利开放以调节鼓室内压力,因而引起鼓室损伤,类似无菌性中耳炎,称为气压性中耳炎。02图示发生的机制图:导致气压性中耳炎的机制--咽鼓管不通畅,鼓膜内外压力不平衡
03气压性中耳炎的症状气压性中耳炎的症状包括:耳内剧痛,耳鸣,耳聋,并有眩晕,恶心,呕吐等。
出现气压性中耳炎后,耳科检查可发现:鼓膜充血内陷,锤骨柄周围充血,有散在出血点,有时透过鼓膜可见出血液平面和气泡。严重情况下,可见鼓膜呈线形穿孔。症状可能持续的时间:轻度的经过治疗后一般持续半天到两天,症状即逐渐消失,严重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04引起气压性中耳炎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
1.内在因素--当咽鼓管有病理改变时,如感冒、鼻窦炎、鼻咽肿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腭咽肌麻痹和上颌关节咬合不良等,或在睡觉和昏迷中。总之,就是咽鼓管失去正常调节气压的功能。2.外界因素--外界气压骤然巨变,我们的高压氧治疗就属于外界因素,其他如之前提到的潜水、坐飞机等。05如何避免气压性中耳炎高压氧治疗前
1.如果感冒、出现鼻塞等症状,则不宜行高压氧治疗。
2.如以前坐飞机或潜水时有耳痛表现,可于升压前应用麻*素滴鼻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以减少出现气压性中耳炎可能。
3.高压氧治疗前可于耳鼻喉科检查咽鼓管通畅情况,帮助评估能否耐受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中
1.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升压阶段的调节动作十分关键,建议从升压开始即进行反复的吞咽动作、捏鼻吞咽或做捏鼻鼓气动作,做调节动作时建议短促、一下一下地完成,力量可酌情不建议十分用力。2.如出现耳痛等症状,应及时向陪舱医护人员反映,指导做调压动作、滴鼻剂治疗等,必要时可进行稳压。06出现气压性中耳炎怎么办出舱后如仍有耳痛等症状,建议耳鼻喉科就诊,明确能否继续高压氧治疗。如出现气压性中耳炎,应暂停高压氧治疗,并于耳鼻喉科给予相应治疗。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于年7月首发于好大夫在线,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出品:高压氧科普
作者:张奕
排版:张奕
审核:杨晶
主编:张奕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