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让各位妈妈最头疼的问题,给宝宝喂药一定首当其冲。
这两天看到这么一则新闻:一个农村妈妈的孩子生病,因为中药太苦,孩子抗拒吃药。妈妈一时着急,便将8岁的孩子按在床上,捏着鼻子强行灌药。没过多久,孩子就因为窒息一动不动了。
医生解释,捏着鼻子喂药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行为。因为鼻子被捏住,孩子只能通过口腔呼吸,这时候喂药很容易引发呛咳,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窒息。
医生还表示,家长在捏小朋友鼻子的时候,因为孩子剧烈挣扎,孩子的鼻黏膜和血管很容易被捏破,鼻腔分泌物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不仅如此,这种粗暴的喂药手法,也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吃药。
2CCTV的纪录片《见证》中,曾经播放过这么一则案例:一个18个月的宝宝因为感冒发烧,医院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其中一盒是泡腾片。
输液后,妈妈从药盒中拿出泡腾片塞进宝宝嘴巴,喂了点水把药吞了下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过了10秒钟左右,孩子的四肢突然剧烈抖动,伴随着剧烈咳嗽,孩子的嘴角也慢慢变成青色。
孩子母亲回忆说,“当时就感觉他肯定是噎着了。”在拍背、催吐等方法试过后,孩子的症状不但没得到解决,心跳和呼吸也变得十分微弱,随后被送进抢救室手术。切开气管后,医生取出已化为一摊水的泡腾片残液。
不幸的是,孩子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孩子生病,父母内心着急,希望通过药物快点儿让孩子恢复健康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在用药前不仔细查看说明,遵从医生嘱托,救命良药反而会变成害命的*药。
令人唏嘘的是,在中国,85%的父母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3其实,家长喂药的错误方法不止上面两种。接下来,为各位家长盘点几项常见的喂药误区,希望各位家长在喂药时注意避雷,以免悲剧发生。
误区一:捏鼻子灌药很多宝宝会因为药苦而抗拒吃药。即使家长用尽十八般武艺也无法将药物喂入。这时候,不少家长会选择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医生提示:这种喂药方式极其危险。非常容易导致药品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一旦出现这样的危险情况,家长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用双手环抱宝宝腹部,使之背紧贴家长腹部,用力挤压患儿腹部,同时使之弯腰,反复几次,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同时,医院。
误区二:让宝宝干吞药片绝大多数药片需要以水送服。水喝下去,药片还在。大概是让每一个家长为之头疼的问题。而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会让孩子直接吞服药片。
其实,直接吞服并不可取。吞下的药片虽然不在嘴里,但药片很容易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所以还是以水送服为佳。如果宝宝学不会连着水吞咽药片,就需要家长多花心思教导。
误区三:告诉宝宝药是糖“这不是药,这是糖。”相信很多家长都对自己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的确,味苦难咽的药对于孩子而言无疑是噩梦般的存在。虽然市面上儿童药品会作糖衣处理,更便于孩子服用。但无法否认,哄骗孩子“药就是糖”这种做法十分危险。
这会让宝宝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误区四:任意加大、减少药量宝宝生病快点痊愈,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也是让家长最着急的事。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用药剂量大,其*副作用也越大,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
有些家长见几天用药没疗效,于是频繁更换其他药物,这样的做法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误区五:服药时间过长孩子有些小病小痛,家长往往会选择自行购药。有时候药物吃完不起效,家长便会认为药效不够,延长喂药时间。对于这种情况,吃药两三天未见好转,建议各位家长停药并尽快带宝宝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六:不依照指示喂药部分糖浆类药物服用前要先摇匀;
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使糖衣提前溶化,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
不能用牛奶给宝宝服药…...
这些服药原则家长应该要提前了解,阅读用药说明。不按指示用药,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有反效果。
4说了这么多喂药雷区,那么家长们正确的喂药方式有哪些呢?
喂药前:稳定情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安抚。喂药前家长应该温柔安抚,平复孩子烦躁不安的情绪。切忌在喂药前对孩子发脾气。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家长更不应该强迫孩子,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尝试喂药。
喂药时:可借助喂药器市面上出售的喂药器可以分担不少家长喂药难题。但是喂药器,更适合喂液体类药品,家长可将喂药器置于孩子口中分次将药品推入,待孩子完全吞咽后,再进行下一次喂药。值得注意的是,喂药后不要急着让孩子平躺,以免发生呛咳。
喂药后:少量饮水为佳孩子吃完药后,为防止药物停留在口腔或食管太长时间损害消化道黏膜,在给孩子喂药后还需饮少量水。对于小宝宝来说,应保持婴儿坐位、半卧位或者侧卧位五分钟左右,避免药物吐出而损伤气管。
对于大孩子“喂药难”的问题,其实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充分理解吃药的意义。家长来说更应该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让孩子服药。给孩子讲故事、发放小奖品,都不失为很好的鼓励方式。
喂药小常识:
1.两岁以内的宝宝都具备一个条件反射:吞咽反射,即你向宝宝的面部吹一口气,宝宝就会产生吞咽行为。因此,在把药放进宝宝嘴里后,可以赶紧对着宝宝的脸吹一口气,宝宝就会把药都咽下去,防止宝宝不愿意咽下去而吐出来。宝宝两岁吞咽反射就没有了,因此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
2.用注射器或滴管喂药的时候可以尽量往舌头深处放或放在舌根下方,避免放在舌头中间,因为舌头中间是味蕾最丰富的地方,药物的异味容易引起宝宝的反感和抗拒。
3.不要用牛奶或果汁送服药物,药物被这些饮品稀释之后,如果没有全部喝下去,药量就不够,并且药物里的成分可能会和这些饮品发生冲突,从而降低了药效,有些明确要求空腹服用的药物如果用饮品送服,药效就会大打折扣。只是降低了药效问题还不大,要是引起不良反应那可就糟糕了。
不得不说,喂药既是一门技术活,更是持久战。家长面对给孩子喂药的时候切忌着急,不断磨合,找到最合适的喂药方法。千万不要因为自己错误的方法,让治病的良药,变成索命的“*药”。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
关于美丽妈妈
选择我们的理由◆这是一个可依赖的品牌
◆13年产后恢复经验---专注成就专业
◆万新妈妈的选择---选择源于信赖
◆多家全国连锁服务中心---中国多个城市,我们都在您身边
◆多名健康管理顾问的摇篮---我们提供专业的产后恢复服务
服务项目1.产后综合症管理:头部舒压
暖宫驱寒
产后净透热疗
脊柱气雾热疗
关节气雾热疗
苗药熏蒸
2.体型体重管理:ESP功能补充
MCR代谢重建
1GB绿色平衡
水脂双向减重
分酶精准体雕
3.胸部特别护理:乳腺疏通
增乳益乳
停乳回乳
深层乳疗
健胸管理
美胸管理
4.亚健康体质调理:温肾固本
健脾生血
骨盆修复
肠胃调理
心肺双调
5.受损肤质修护:疤痕修复
妊娠纹修复
6.上户派遣:催乳师
美丽妈妈产后恢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