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五,耳朵深处疼着疼着不再疼了,一定是好了。
剧烈的耳痛终于过去了,不疼了不一定是好了,也可能是化脓性中耳炎已经鼓膜穿孔。中耳积聚的脓液,经鼓膜穿孔排出后疼痛也随之减轻,此时仍需正规治疗,若延误治疗,炎症持续存在,鼓膜穿孔继续扩大,形成中央性或边缘性大穿孔将很难愈合,极易造成中耳炎的反复发作。一些伴有中耳肉芽组织或中耳胆脂瘤者,侵蚀听骨链,影响听力。
误区六,一动就头晕,天旋地转,躺躺就好了。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眩晕症,涉及多学科。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眩晕为什么要看耳科呢?人体的平衡与定向功能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这三大系统的综合作用来完成。而前庭系统就藏在我们的耳朵里,称为外周前庭器官,主要包括三个半规管和两个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解剖结构。常见的由前庭系统导致的眩晕疾病,主要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美尼尔),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突聋伴眩晕等,这些疾病需要耳科的检查方法加以鉴别和治疗。
误区七,鼻塞了,看到鼻子里有个“豆”,一定是得了“鼻豆炎”,对着镜子使劲瞧,鼻子里有块肉,一定是长了“鼻息肉”。
非也非也,每当听到这样的描述,我们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的判断——鼻炎,下鼻甲肥大。检查后证实,多数病人所看到的“豆”和“肉”指的就是下鼻甲,这是我们鼻腔的正常结构,只是在炎症状态下,下鼻甲肥大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你才偶然发现了这个一直存在于我们鼻子里的结构。千万不要被自己吓到,正规治疗就可以了。
误区八,过敏性鼻炎一到季节就发作,不管它,总会过去的。
春秋两季,每天都有大量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前来就诊,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越来越多的儿童也被这一疾病困扰,大多数患者能主动寻求帮助接受治疗,还有少数患者或是患儿家长不愿接受治疗,觉得鼻炎是小事,怕麻烦,怕用药对孩子有副作用,其实不然。过敏性鼻炎不是小事,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密切关系,无论从两者的发病率,两者合并发生的概率以及同步增高的患病率,都提示了过敏性鼻炎是哮喘发生的重要要危险因素,有学者甚至提出了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早期阶段的概念。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哮喘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正常人群中,哮喘病发病率占2%-5%,而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发生哮喘病的比例可高达20%-4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甚至有报道认为有6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发展成哮喘或伴有下呼吸道症状,大多数调查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5~7倍,在儿童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在此希望大家重视这一疾病,尤其是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医院就诊,遵从医生建议,科学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哮喘的发生。
误区九,咽喉疼痛,社区或诊所的大夫,说是会厌炎,“啥?什么咽炎?哦,一定是某种咽炎,不碍事”。
大错特错,会厌炎不是咽炎,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有的病人早期未重视,等到呼吸困难就医时往往病情严重,药物控制不佳,不得不做气管切开才能解除喉梗阻造成的呼吸困难,更遗憾的是,每年都有因急性会厌炎而窒息身亡的病人。会厌位于舌根后面,在喉的入口之前,由软骨做基,被以粘膜。会厌,就像是喉和气管的盖子,当我们呼吸时打开,当我们进食时将喉盖住,以防食物进入气管,由于气管和食管儿一前一后并行,有了会厌等结构的调节,才使得空气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互不干扰。急性会厌炎是喉科急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快,死亡率极高,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近年来成人患者有增加趋势。全年均可发病,以早春秋末发病者为多,若处理及时,一般可痊愈,希望大家认识急性会厌炎,并重视这一疾病。
供稿:耳鼻喉科田茹
编辑:发展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