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耳朵进水怎么办这几招比民间流行的技能还管
TUhjnbcbe - 2021/4/3 20:39:00

炎炎夏日,适逢暑假

孩子纷纷加入了游泳大*

既放松身心,又锻炼身体

但是游泳常出现的一个状况

就是耳朵进水、胀痛

更有甚者听力下降

那该怎么办呢

医生为你支招

宝宝耳朵进水易引发中耳炎

▲耳部构造图

通常意义上的“耳朵进水”是指水进入了外耳道。人的外耳道长约2.5~3.5cm,向内直至鼓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耳膜。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内侧2/3为骨部,整体走行略呈S形弯曲,全程有两处较狭窄,一处是骨与软骨交界处,另一处为骨部距离鼓膜约0.5cm处,当耳道内有异物时,容易在狭窄出嵌顿。外耳道皮下组织非常少,皮肤几乎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因此当出现感染、肿胀时容易使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痛。

游泳或其他有水进入耳朵的情况后,由于外耳道中残留的液体给细菌提供了滋生的条件,同时,这些液体还会使外耳道内部的皮肤组织变软(就像我们都见过的,长时间接触水的手指皮肤变白、肿胀)。接下来细菌就会入侵变软的皮肤并且在这里繁殖,造成局部炎症,从而引起外耳道的感染多伴随有疼痛。

人体的外耳与中耳以鼓膜相隔,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管子通往鼻咽部,称咽鼓管。儿童咽鼓管短而直,而且管径较粗,因此非常容易感染。所以中耳炎一般儿童多于成人。如进水后不及时处理,非常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甚至引发中耳炎。游泳后可能着凉引发感冒,70%中耳炎继发于感冒之后,20%的耳聋由中耳炎导致,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民间“流行”的技能

单腿跳跃法

将积水的耳朵一侧向下,扶墙(或不扶墙)单脚跳,下落的同时向下甩头,利用积水的重力和向下的惯性,使得积水流出外耳道。

结论:此效果时好时坏,因为每个小盆友跳跃的力量不一样,所以不能保证水完全流出。另外,这个方法大一点的小盆友还行,对于小宝宝来说,你让他们怎么跳咧。

甩头摇头法

像狗狗摇水珠一样左右甩头,然后水就飞出去了。

结论:此法“副作用”较为明显,而且伴有头疼头晕、恶心的症状,貌似频率真心达不到狗狗甩头的频率,所以效果着实一般。

民间灌水法

又叫引流法,传说中的“以*攻*”,就是向已积水的耳朵再灌一些水,静止一会儿后,将水甩出,然后耳朵内积水会随着新灌入的水一并排出耳朵。

结论:传说中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也是明显,但前提是灌的水要干净,以免水中细菌的流入,另外要注意操作安全。

枕头撞击法

让宝宝坐在床上,然后把进水的那一只耳朵,侧向枕头,再让宝宝放松倒下,让头砸在枕头上。

结论:此法暂且不说它效果怎样,如果让小朋友就这么自行往下倒,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另外,如果枕头太硬或稍不注意,也可能会伤到宝宝的大脑或身体。

教你几招正确方法

如果外耳道进水

可将棉签上的棉花,弄成蓬松的小圆球,然后放在外耳道2-3分钟,这样,孩子在仰头或者转头的时候,棉花就会把外耳道里面的水吸出来。

如果内耳进水

对于小宝宝,可以试着,先将孩子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使孩子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孩子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也可试着用手指轻轻按压孩子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

对于大宝宝,家长要及时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孩子的头部不能动。

如果家长操作不了,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由医生通过视频耳内镜系统直视的条件下,用吸引管将水吸出。

来源:医院

往期回顾

??学中医送话费!江北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问答活动开始啦

??江北区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将开展五大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朵进水怎么办这几招比民间流行的技能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