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一部分是可逆性听力损失,还有一部分是不可逆性听力损失。可逆性听力损失虽然会造成听力下降,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治疗之后,听力可逐渐恢复正常。那么什么是可逆性听力损失?主要包括哪些情况?
正确认识可逆性听力损失,了解这三种常见情况
一、可逆性听力损失的基本定义
可逆性听力损失是听力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指的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听力损失,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但是这种听力受损可以逐渐消除,听力也能够慢慢恢复正常。
二、可逆性听力损失的常见情况
1.耳朵被堵
我们想要清楚的听到外界的声音,需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等多个耳部结构共同发挥作用。外耳和中耳主要负责的是收集声音,并且对声音进行传导和放大,如果这两个部位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导致耳朵被堵住,便会阻碍声音的传入,出现可逆性听力损失。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耵聍栓塞,也就是耳朵内的耵聍过多,已经形成栓塞,导致耳道被堵,将耵聍取出之后,耳道通畅,声音可以正常传导,自然能够听见。此外,若患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疾病,耳朵内出现肿胀,并伴有脓性分泌物,也会引起耳朵堵塞,导致可逆性听力损失。
2.噪声引起的暂时性阈移
人的耳朵里有听毛细胞,这种细胞对于较大的声音非常敏感,尤其是超过85分贝的声音。如果短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比如演唱会现场、KTV等,有可能会造成听毛细胞损伤,进而造成听力暂时性阈移。只要及时远离不良的环境,听力会逐渐恢复正常。若长期暴露于噪音当中,则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下降。
3.耳毒性药物刺激
某些药物具有较强的耳毒性,若是用药不当,可能会造成内耳神经损伤,导致可逆性听力损失,比如庆大霉素、阿司匹林等。
可逆性听力损失治疗也很重要,还需做好日常护理
虽然是可逆性听力损失,但并不代表不用治疗,需要结合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患有中耳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的滴耳液,促进炎症尽快消退。如果听力下降明显,为了避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可考虑佩戴助听器,助听器能够保护残余听力。在这期间应多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去有噪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