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爸爸妈妈们为孩子发烧苦恼、头痛过,孩子一旦感冒发烧,爸爸妈妈的问题也就来了:到底吃不吃退烧药呢?什么时候吃退烧药呢?
有些老人们说:把汗悟出来就好了,是真的吗?
有些爸爸说:发烧会把孩子烧成傻子的,必须抓紧吃药、打针。
有些宝妈说:孩子发烧退烧药也吃了,为什么过了一会又开始发烧了呢?
其实,孩子发热时在儿童门诊非常常见的,每天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因为发热就诊。病房夜间值班时,也经常会遇到小儿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的患儿出现发热,记得有一位妈妈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小朋友因为中耳炎出现轻微发热,妈妈十分紧张,测量体温38℃,医生给予了物理降温,妈妈很恼火,斥责医生,我的孩子都烧成这样了,再烧下去烧成肺炎了怎么办,要求使用退热药物,但随着中耳炎炎症的控制,体温也就随之下降了。其实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面对疾病,父母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才会利于孩子疾病的恢复。
宝宝发热退烧药吃or不吃呢01宝宝发热,到底吃不吃退烧药呢?
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宝宝来说,发烧往往让家长担心不已,但如果没有伴随临床上的其他症状,发烧通常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它意味着身体在以正常的方式对抗感染。
如果过高的体温(一般指高于38.5摄氏度)持续时间过久的话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不舒适,因此,当孩子体温过高时,降温措施更为重要。
发现孩子发烧,先别惊慌,可让孩子多喝温水,当体温大于38.5℃并伴有明显的不舒适可以先用退烧药退热观察,如果孩子能够退热,精神状态也还不错,退烧后仍像平时一样玩耍,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对症用药(对症用药就是孩子发烧了就吃退烧药,孩子咳嗽了就吃止咳药的处理方式)并密切观察,同时注意多喝水、清淡饮食、保证休息,做好常规护理即可。
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不退,表现异常,比如精神萎靡,有比较明显的咳嗽、嗜睡、皮疹,甚至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等表现,则表示病情较重,应尽快就诊。
02宝宝发热,会不会把把脑子烧傻呢?
家长担心孩子烧坏脑子的情况,其实是基于发热引起的「抽搐」,医学上称之为「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宝宝,在出现高热以后,约有2%-5%的概率出现热性惊厥。在发生热性惊厥时,宝宝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肌肉抽搐等表现,类似于我们平时说的「抽筋「的状态。
不过,即便是热性惊厥,也只有持续发作达到15分钟以上时,才有可能对宝宝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那大家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有些孩子生病发烧的时候,会留下大脑损伤的后遗症呢?
其实,这是大家颠倒了因果关系。
导致大脑损伤的并不是发热本身,而是引起发热的原发病如脑炎、脑膜炎或其他颅内的疾病。脑炎或脑膜炎是因为感染了会攻击脑部的病毒,与发热无关。并且,患这类神经系统疾病时通常还会伴随意识不清、昏睡不醒、胡言乱语、头痛剧烈等症状。通俗来说就是「脑炎引起发烧,而不是发烧引起脑炎」。
所以,发烧本身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伤。
了解了以上内容,宝妈宝爸们遇到发热还会不会惊慌失措呢,其实小儿发热的最终治疗是寻找发热的病因,积极处理病因,必要时降温治疗,经过积极治疗,轻者大多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