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孩子发热,妈妈着急,退热方法错了病情会加
TUhjnbcbe - 2025/2/12 22:25:00

冬春季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咳嗽发热的孩子随处可见。

孩子一发热家长就发慌,儿科门诊爸爸妈妈们抱着发烧的宝宝,着急无比,不但要求医生给孩子挂吊针,还总结出了冰敷、热捂等几一些退烧经验。但实际上,很多年轻父母对孩子发烧的处理方法,很不恰当,反而增加宝宝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有多少种错误方法呢?

1.捂热退烧

后果:令身体无法散热,甚至加重病情。

孩子出现发烧要稍微解松衣服,让宝宝充分散热,而不是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如果宝宝因为发烧而四肢冰冷,也不该热捂,而应该用手搓暖宝宝的四肢,帮助宝宝手脚升温。 

2.酒精降温

后果:酒精通过皮肤和血管大量吸收,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紧张得方寸大乱,听说酒精可以退热,就不停的用酒精擦拭退热。正确的做法应该用冰块、凉水敷患儿的腋下、额部、腹股沟等大动脉经过之处,帮助散热。

3.盲目静脉输液退烧

后果:不利于宝宝自我抵抗力的形成

很多年轻的父母看到宝宝发烧就非常焦虑,把能快速退烧的药和方法,当作最好的方法。听说输液退烧快,就要求医生输液;听说吃哪种进口药好,就要求给孩子用哪种药。其实,输液在临床上用于高烧超过40℃的患儿,发烧40℃下,又没有肺炎就不用了。刚生病就要求输液,会减低宝宝自身抵抗力的形成,也会引起副作用。

4.服用阿司匹林

后果:可能诱发幼儿出现瑞氏综合症,并发脑水肿及肝功能衰竭。

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好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诱发儿童瑞氏综合症,这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疾病,治疗不及时会危及儿童生命。儿童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代替。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次数,增加使用次数或超剂量用药,都有危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认为体温偏高就有病

有些发热是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紧张、哭闹,过度保暖等,都会出现体温升高,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体温升高。就不必用退热,去除原因自然就好了。

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发热就是体温超过正常值。为什么会发热,通俗的讲就是由于各种治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人体为了去除就要动用各种免疫细胞去打仗,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温度也就会升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发热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力正常。

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脑炎、中耳炎等,但儿童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吸道感染,发热的同时,一般会伴随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

发热后怎么处理

体温稍为偏高,如达37.4℃,不用太紧张。按照医生嘱咐,一般通过物理降温、注意补充水分,口服适当药物,一般3~4天症状就能缓解了。如果发烧高于39℃,出现惊厥,或伴有其他疾病,或出现其他的不明原因的发热,则需要住院检查进一步治疗。

宝妈在家怎么降温:

首先不要急于降温

如果只是普通感冒,体温不是很高,病初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药。发烧是机体抵抗感染的正常反应,是身体的防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的结果,如果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烧,会掩盖病情,使病菌很快产生抗药性,往往更难治疗。

冷敷

可以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帮助降低体温。当冷敷毛巾和体温相同时,更换毛巾;或在毛巾里包上冰块,放在额头上。如果患儿接触到冰冷的东西,哭闹不安,父母可以选择退热贴贴在头部。

温水擦拭身体

用温水擦腋窝、脖子,腹股沟等大血管走形处,水分蒸发时,带走一部分热量,这有助于散热。可以反复擦拭,直到烧退为止。

泡澡

有时候,洗个热水澡也可以帮助降温。不过注意洗澡后避免再次受凉。

补充液体,清淡饮食

当发烧时,往往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这时就需要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或果菜汁,清淡饮食,对病情恢复都是有利的。发烧期间应避免油腻饮食,直到状况好转。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孩子感到很热,则脱掉一些衣物以帮助散热,但如果发冷打寒颤,则要增加衣物,直到不冷为止。如果是小婴儿,则需爸爸妈妈特别注意,因为他们还不会表达他们的感受。

同时,室温勿超过2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柔和,使孩子放松心情,促进病情尽快恢复。

希望爸爸妈妈们对发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处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发热,妈妈着急,退热方法错了病情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