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未雨绸缪和防微杜渐,中医治未病思想的
TUhjnbcbe - 2024/6/4 19:08:00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中国古典哲学与传统医学相交融的产物。“治未病”思想肇始于远古,历经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索和实践,到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中得以明确总结,成为了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后世医疗实践和健身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治未病”最早的记录,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经文指出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界季节、阴阳之气的变化来合理养生,进而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认为应该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之中,意思就是治疗尚未发生的病。然而,这仅仅是中医“治未病”体系中最表浅的一层意思。从《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到后世医家在医疗实践探索中的不断总结、丰富、充实和完善,“治未病”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扩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理论技法体系。

“未病”的含义,除了人们通常理解得“无病”之外,还包括了“病而未发”“病而未传”“病后未复”几种状态。因此,“治未病”并非简单的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其体系理深意远,内涵极其丰富。

一、未病先防

首先,中医养生学认为,当人体处于没有疾病的状态时,也不应疏于对健康的管理和维护,应该未雨绸缪,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顺应自然规律,保养护理自己的身体,怡情养性,防止疾病的发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名医曹庭栋认为《本草》记载服用药物能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实为过度夸大了其功效,虽然药物可以扶衰补弱,但终究治已病不如治未病。在此基础上,曹氏表达了自己更进一步的思想,主张人们在没有生病的时候就在日常生活通过起居饮食的调摄,而非依赖药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其次,当病邪已经侵入人体,引起了某些隐匿的病理改变,而尚未发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潜伏期”,这种“病而未发”的状态也常被认为是无病。针对这种情况,《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提出:“上工救其萌芽”的应对策略,即在疾病刚刚出现些许征兆而尚未发作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防微杜渐,遏止其发展。

例如《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中就记载了该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说明当人体五脏被热邪侵袭而热病尚未发作时,首先会在头面部的相应区域有所反映,呈现出赤色,医生就应该根据这样的征兆,及时施以针刺,即可泄热祛邪,到其当旺之日,病情遂解,这就是所谓的“治未病”。

该理念在现代社会意义非常重大,以现今发病率日益增高的脑血管意外(即中医所说之“中风”)为例,发病迅速,可造成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生命和健康。然而这类疾病在发作之前,大多会出现各种征兆,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口舌不利、身体平衡能力下降等等,如果人们能觉察出这些征兆,在中风尚未发生的阶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治疗,就能够有效规避更加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维护自身健康。

由上述分析可知,“未病先防”包括了两层含义:其一,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应当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养身体,陪护正气,提高机体自身抗御病邪的能力;其二,在病邪刚刚侵入人体,将要发生的时候,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治其先兆,祛邪外出,恢复健康。

二、既病防变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渐变过程。当体内病邪在正邪斗争中占据上风时,疾病已经发生,机体的某些脏腑出现了病变,而其余脏器尚未受累及,这种“病而未传”的状态亦属于“未病”范畴。如果在此阶段,人们能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扶助正气,截断病邪的传变之势,提前保护未受累及的脏腑,就能有效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有助于下一步的康复。

中医五行理论和藏象理论认为,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就会按照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累及其所胜脏腑,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相关经文所载:“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对此,后世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解读,如《难经·七十七难》以肝脏受邪为例,阐明了当先固护脾气,防止疾病传变的“治未病”理念。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的基础上,汉代名医张仲景博采众长,在《金匮要略》中亦以肝脾为例,进一步对治疗“未传之病”进行了阐释,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脏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紧密相连,病理上息息相关,一脏有病,即容易传之于所克之脏。

当肝(五行属木)发生实证病变时,最易累及脾胃系统(五行属土),所以在泄肝时,必须先用一定的方法或药物调补脾气,以防肝病为已而脾病又起。

与此同时,又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肝病正值脾气当旺之时,则脾不会受肝之病邪,故无须补脾。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将这种思想表述为“先安未受邪之地”,被视为治“未传之病”的“治未病”理念的经典提炼。

此外,治疗“未盛之病”也属于“既病防变”的范畴。在疾病初起阶段,虽然邪气暂居强势地位,但正气亦不甚衰,病位尚浅,病情较轻。如若抓住时机,及时予以治疗,扶助正气,祛邪外出,就可相对容易地祛除疾病。正如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中,桓侯在疾病轻浅之时疏忽大意,错过了治疗的良好时机,待病已深入骨髓,则为时晚矣,即便是如扁鹊这样医术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清代名医徐大椿亦十分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他在《医学源流论·防微论》里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应抓住疾病尚未轻浅的时机,及时予以调治,以免疾病进一步加重的道理,并特别强调了忽视小病贻患无穷的危害性。这也正体现了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思想。

由此看来,“既病防变”也包含了两种情况:其一,治“未传之病”,即根据疾病传变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提前保护未受累及的脏腑,积极地截断病邪传变之势;其二,治“未盛之病”,即在疾病初起之时,趁病情尚轻、病位尚浅之时机,及时调治,扶助正气,祛邪外出,避免病情发展加重。

三、瘥后防复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体内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博弈的过程。当病情基本好转,“初瘥未愈”,经过一场正邪相搏而刚刚恢复平静的身体,正气消耗过多,尚未完全复原,邪气未尽,此时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尤其薄弱,如若再遇到外来病邪入侵,则极其容易发病。所以,此时应以培补元气为要,提高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以免旧病死灰复燃或者发生新的疾病。

相反,如果在这个阶段调养或用药不当,则可能损伤正气,助长邪气,造成严重后果。徐大椿对此甚为重视,强调大病初愈时准确辨证、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如若治疗失当,则会进一步损伤本已虚弱的正气,助长未尽之邪,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还有一种情况,对于“暂缓未发”之病应积极治疗,预防发作。某些慢性疾病难以彻底根治,其发作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譬如,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和寒性哮喘容易在寒冷的冬季发作,在温暖的春夏时节则病情缓解,一般不表现出症状。

又例如,过敏性鼻炎常于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发作,平时则与常人无异。针对这类疾病,一方面,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尽量远离不良刺激,避免诱使疾病发作;另一方面,在病情平稳的缓解期,就应该予以积极主动的治疗,固护正气,增强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以减少甚至避免疾病发作。

中医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主张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养护。

因此,“冬病夏治”就是针对在冬季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自然界阳热之气最为充盛之时,采用穴位敷贴、艾灸、针刺等方法,借自然界阳气之旺势,以针药之力助人体阳气生化激发,益气温阳、散寒通络,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效控制冬季的病情,使患者能平稳度过寒冬。

“冬病夏治”正是利用了疾病缓解期的有利时机,借自然和医疗手段之力,积极主动地控制、预防疾病,是对中医养生学“治未病”思想的最佳诠释。

由上述分析可知,“瘥后防复”亦涵盖了两个层面:其一,在身体“初瘥未愈”之时,应以扶正为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手段,培补虚弱的正气,杜绝病根,防止疾病再次发生;其二,在疾病“暂缓未发”的缓解期,应通过积极的调摄和治疗,以增强体质,从而主动地控制病情,预防发作。

四、总结

通过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种情况的分析,中医养生学“治未病”的内涵随之明晰。“治未病”不仅仅局限于治疗没有的病,更是一个关于管理身体、治理生活、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复杂体系:在身体健康无病的时候,应注意日常调摄,养护身心,未雨绸缪。

在病而未发,出现征兆苗头的时候,应及时治疗,救其萌芽,防微杜渐;在疾病已经发生时,应提前固护尚未受邪之脏,遏止疾病传变之势;在疾病较轻,病位较浅时,应治其于未盛之际,扶正祛邪,截断病机,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在身体初瘥未愈时,应重视扶正,妥善治疗,培护受损之正气,杜绝病根,祛邪务尽;在难以根治的疾病暂缓未发时,应规避诱因,固护正气,增强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从而控制、预防疾病的发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雨绸缪和防微杜渐,中医治未病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