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夫曾经治疗过一个患者。当时那个患者进来就跟大夫说:“大夫,我特别爱出汗,晚上睡觉也一直出汗,看了好多年了都没看到,您能帮忙看一下是什么原因吗?”,大夫说:“您需要先说一下身体有哪些地方不舒服”,患者说:“您是中医,难道都不知道爱出汗是什么问题吗?”,大夫说:“爱出汗的原因很多,不能一听你说爱出汗就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患者这样想很正常,因为患者没有学过中医,但在给学生上中医课时,才发现这个问题很普遍。上课时我问学生白天出汗是什么情况,学生回答“自汗”,我问学生自汗的病理是是很么?学生回答“气虚”,我问学生那晚上出汗是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阴虚”,上面这些回答学生都没有迟疑,直接就作答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答案完全正确。
但这样的回答真的正确吗?按上面的逻辑,白天是自汗,是气虚,晚上是盗汗,是阴虚,一天当中不是白天就是晚上,这就意味着出汗只有2种原因:气虚和阴虚,但《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的汗证就不止两种类型,有肺胃不固、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型,这不就产生矛盾了吗。
问题出在哪里呢?在核心观念上,不管是自汗还是盗汗,都属于出汗的一种病理状态。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出汗,人为什么会出汗呢?
《黄帝内经》中写道:“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就是汗产生的生理基础。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当人增加了运动量或者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蒸腾,迫津外出,就会出汗。当人体的阴阳出现了异常,就会导致病理性出汗的产生,这就是中医“汗证”的范畴了。所以,汗出的正常与异常与人体的阴阳有关。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中医阴阳辨证的内容。白天出汗是阳证,阳证与阳气的关系密切,主要是指阳邪为患,阳气不固有时也表现在白天出汗。常见的阳邪有风邪、热邪、暑邪等。
风邪导致出汗:“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伤寒论》
热邪导致出汗:“阳明病,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伤寒论》
暑邪导致出汗:“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囗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温病条辨》
阳气不足常见的气虚和阳虚。气虚导致出汗:玉屏风散治自汗。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上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
阳虚导致出汗: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晚上出汗是阴证,阴证与阴液紧密相连,主要以阴血亏虚为主,有些阴邪为患的证型也是在晚上出汗。
阴虚导致的出汗:“当归六黄汤,治盗汗之圣药也”《兰室秘藏》
阴邪常见的有湿邪、痰邪、水饮、积滞等
湿邪导致的出汗:“调卫汤治湿胜自汗,补卫气虚弱,表虚不任风寒”《兰室秘藏》
痰邪导致的出汗:“表虚血弱汗成流,湿证淋漓不肯休。痰证津津常浃背,亡阳气脱汗如油。阴虚盗汗兼无血,熟睡沾衾觉即收。心汗盖缘思虑得,圆圆一片在心头”。《明医指掌》
饮邪导致的出汗:“心下紧满,无大热,头汗出者,”《幼幼新书》
食滞导滞导致的出汗:“食滞中宫。热气上炎。亦令头汗。”《张氏医通》
关于汗证的类型、治疗,唐容川在其《血证论》中曾有专篇介绍,附录如下:
《血证论》:出汗
汗者,气分之水也,血虚则气热,故蒸发其水,而出为汗。但头汗出,身不得汗者,乃阳气内郁,冒於上而为汗,以小柴胡汤,解其郁,则通身得汗而愈;蒸蒸汗出者,乃血虚气盛,沸溢为汗,宜用白虎汤,加当归蒲黄蝉蜕治之;手足汗出者,以胃中或有瘀血食积,四肢为中州之应,火热中结,故应手足汗出也,宜玉烛散,加枳壳厚朴以攻之,结去而汗自止矣;睡中盗汗者,睡则气归血分,血不足则气无所归,故气泄而汗出,宜当归六黄汤治之,或地骨皮散,加枣仁佑母茯苓五味子黄黄柏。
以上描述,皆失血家阴血内虚,阳气遏发之病,亦有阴阳两虚,自汗盗汗者,宜归脾汤,加麦冬五味子,或当归六黄汤,加附子。
又有大汗亡阳者,在杂病,亡阳则单属阳虚,失血家,大汗亡阳,则兼是阴虚,阳无所附,非大剂参附汤,不能回阳,继用独参汤养之而愈。
很多症状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患者跟医生沟通时,最好能够说明具体症状,不要乱猜,因为不同的思路,其推理的角度和方向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