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
两个眼睛,两个耳朵,就连鼻子也是两个孔。只有口,是一张。有人说,这是提示我们要多看、多听、少说话。但实际上,口的功能,要多于眼睛、耳朵和鼻子。因为口至少有三项功能:说话、进食和接吻,甚至还有第四项功能,就是呕吐。可见,只有一张口,不是这样解释。至少不完全是这样。这样只解释了祸从口出!但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病从口入。
疾病是从口进入身体的,如果口多了,那还得了!所以必须得少,必须得最少。怎么少呢?再少,也必须有一个,总不至于是半个吧!这就是嘴巴的不同。用的时候就有,不用的时候就无。所以嘴巴既能张开,也能闭合。张开相当于有,闭合相当于无。其实,病从口入,并不单指细菌从口进入,更重要指的是饮食失调。人是很有口福的。世界上动物约万种,植物40万种,真菌类10万种。聪明而又勇敢的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似乎一切都可拿来作为人的食物。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收录了近千种常见的食物。食物是改变人体内生态的关键因素,食物吃得不对,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现在慢性病爆发的重要原因。
虚由肾起
一般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身体好不好,全靠脾胃保。这自然是因为脾胃能从食物中加工出营养,供身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使用。但实际上,脾胃提供的能量,只占身体总能量的10%左右。约有90%的能量,靠的是肾脏对能量物质的回收过滤和循环使用。根据生理学的研究,人的双肾,每天可过滤出原尿L,重量是斤,是一般人体重的三倍。但成年人每天排尿往往不会超过1.8L。也就是说99%的原尿都被回收过滤了。这个情况,可以看作是肾主水的一种解释。
肾脏为什么要会回收这些东西呢?一是因为这里面有大量的水分可以循环利用。二是为了回收氨基酸、蛋白质、糖和多肽类等物质。这些都是能量物质。回收后会进入肝脏,由肝脏根据身体的营养需要情况,该合成的合成,该分解的分解。确保了这些能量物质的重复利用。若是没有肾脏回收能量物质,人又怎么可能七天不进食而不死呢。那些道家辟谷养生的人,可以很长时间不吃不喝,是因为气足不思食,这个气足,可能就是因为肾气足,可以将能量物质不停的循环利用。如果肾开始虚了,那么能量物质就会大量丢失,人的身体想不虚都难。关于肾虚的文章,请参考《肾为什么会虚,肾虚了为什么怕冷、小便多,肾怎么才能强壮起来》,写得比较详细。
消炎用水
水是温和善性的药。不但中医这样认为,西医也是这样认为的。美国的医学博士巴特曼先生,可以用水治疗多种疾病,并写了《水是最好的药》系列图书共3本,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曾经有位网友在我的文章下方留言,说是说自己一身病痛,医生无法治疗,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每天认真喝水,病还真就慢慢好了。当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被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他的经治医生给他开的主要处方就是:每天10小瓶矿泉水。有营养师透露,肾结石只要不是特别大,喝足6个月的矿泉水,肾结石就会自己崩解。我国广西巴马人的长寿奥秘,也与水有密切关系。
按照中医角度来理解,炎就是火。火本是正常需要的,体内的营养物质,需要氧化燃烧才能生产出能量。这就是火。但体内的氧化燃烧,需要在水里完成,专业名词叫做水解反应。如果水不够,那么营养物质在水里,就没有足够的溶解度,无法正常转化为能量,生成了大量的*素和自由基,对细胞造成伤害引发炎症。简单理解就是水不足以克火,就成了炎。所以水是很好的消炎药。像常见的滴眼液、滴耳液,都是加了特定成分的水,还有鼻炎、肠胃炎、咽喉炎、关节炎等,除了肾炎外,几乎所有炎症性疾病,水都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有时甚至可以单独治疗。
减肥补气
一般来说,拥有更强脂肪加工能力的人,身体会更健康。你看以前的人,大块肥肉整碗的吃,一点都不觉得腻。吃下去身体也不出毛病。现在的人稍微多吃点油,就容易长胖甚至出现高血脂。并不是说脂肪吃太多,才会出现这个情况。新闻上报道,吃素的人,甚至出家的人,肥胖、胆固醇高,已经不是一例两例了。最近又有一则新闻,有位女性吃了30多年的素食,差点瘫痪了。这是严重的营养不良。
一个正常人不会把脂肪当食物吃,因此脂肪多了是相对的,只有身体加工脂肪的能力下降了,吃进来的脂肪才会相对过剩。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中医解释说,现在的人普遍阳气不足,不能很好的气化脂肪。肚子上的脂肪不能气化,就是大肚子。血液中的脂肪不能气化,就是高血脂。肝脏处的脂肪不能气化,就是脂肪肝。胖要补气,瘦要补血。红墙国医胡维勤教授,介绍了补气三招,三招是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他推荐的清心方式是站桩。粥是指荷蒂粥,荷蒂就是荷叶的蒂。每天用艾条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气海穴和膻中穴。这四个穴位都是补气的大穴,每天熏炙,能起到补气的作用。其实补气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食为上君
从宏观上讲,民以食为天。咱们吃的东西那么多,什么症状应该吃什么,什么环境应该吃什么,什么季节应该吃什么,什么人应该吃什么,什么时间吃,怎么吃,吃多少合适,只有把这些都搞清楚,才能真正的做到食补。阴性的食物,都是补脏腑的。我们身上的病,大多都与营养丰富的阴性食物有关。越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阴性的特质就越强,也越难消化,也就需要更多的阳性食物来帮助消化。像各种辅料、作料,如葱、姜、蒜、胡椒、辣椒、八角、桂皮、陈皮等等,都是阳性食物。
从微观上讲,一切之疾病,伤害的都是细胞。伤而不死的细胞,会用营养材料来修复。死亡的细胞会告诉身体要复制出新的细胞,复制新细胞需要营养材料,等量代换一下,一切之疾病,最终消耗的都是营养和能量。疾病的发生,是一个细胞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的循环过程,直到最后,修复材料不够,无法修复,疾病因此而发。只要把细胞修复的原始材料充足的、合理的运输到位,细胞就会良好修复,疾病因此自愈,这是食疗治病的核心逻辑。
药作下臣
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原本是一家的。人的生命有限,所以在任何时期,处理一件事情,能否快速显效,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力强弱、一个工具是否实用、一个方法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药,起势迅猛,发力霸道,显效极快,这让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汉字很有意思。祖大于宗,创大于造,阶大于级,思大于想,*大于药。治疗作用大于*副作用,就是药。*副作用大于治疗作用,就是*。如果人本身营养不足,首药有效,次药次效,三药无效,四药*药。营养不足,不管何药,都终将失去作用。
食为君,药为臣,三分治,七分养,这个重点先后次序一定不能错。能否理解并践行〖三分治,七分养〗,是考验一个医生是否合格、一位患者是否具有健康智慧的基本标准。而在治好病的前提下,能否尽量减少药物治疗行为、增加营养调理行为,即降三升七,则决定着医生所处的上中下级别,也决定着患者病愈后健康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