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铭俊通讯员吴婷
“医生,快看我崽,半夜又被痛醒了,说是耳朵不舒服!”医院耳鼻喉科门急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经过检查得知,不少孩子其实是因为感冒诱发了分泌性中耳炎(SOM)。7月25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生王天生提醒,这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
此前,5岁的花花感冒刚好,却总跟家人说耳朵痒、耳朵疼还有“怪声音”。家人很是担心,带花花到医院就诊。在专业的耳内镜检查下,专家看到花花鼓膜异常,而正常鼓膜呈现半透明瓷白色,原来,孩子是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异常鼓膜: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也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正常骨膜)
王天生介绍,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也被称作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是一种以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儿童发病率高,是儿童听力下降和耳聋的重要原因。
由于儿童机体发育不完全,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咽鼓管宽短平直,细菌、分泌物容易进入,多数儿童因感冒等上呼吸炎症容易诱发中耳炎。
王天生表示,分泌性中耳炎会出现耳鸣,多为低频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听力衰退,包括听力下降、自听增强;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等表现,具体可通过临床表现、听力检查、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影像学检查、诊断性鼓膜穿刺或切开术等确认。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病因治疗、随诊观察、手术、药物、中医辨证疗法和物理辅助疗法——
病因治疗
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腭裂修补结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分泌性中耳炎采用抗感染治疗。
随诊观察
无明确病因的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自限性,多于3个月内自愈,故而建议对此类患者保守观察3月。
药物治疗
一般使用局部鼻用激素类药物、黏液促排药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等来治疗该疾病,治疗难度不大。经过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儿病情可好转,但预后需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及时复查,以避免复发。
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抽吸术:
既是确诊的方法,也是一种抽液治疗,可以注入药物治疗。这种方法具有易复发、重复次数多的缺点,目前并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腺样体切除术:
腺体越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越高。腺样体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主要手术方式,可直接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腺样体状态和咽鼓管功能,且术后病情复发较少,治疗效果较好。
鼓室置管术:
目的在于改善鼓室内的压力平衡,适用于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听力和生活质量。
王天生提醒,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医院就诊。
作者:王铭俊
责编:赵泽琴肖茜(实习生)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