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耳背可能是病,导致听力下降的7大原因
TUhjnbcbe - 2023/4/4 20:41:00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听觉系统是人体极为复杂和精密的感官组织,其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日渐衰退,至40岁时听力会以平均每年1.5db的速度下降。我们观察那些儿童,他们的听力往往是相当好的,很小的声音他们多能察觉,因此,很多人会认为耳背是正常衰老的表现,其实,除外衰老因素外,以下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是诱发或加剧听力下降的罪魁祸首,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发展为耳聋。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该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致聋疾病,患耳可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程度和性质与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听骨链的完整及活动程度、内耳迷路破坏与否等有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除有听力下降表现外,还常伴有反复的耳流脓、耳鸣、眩晕、面瘫等症状。如不及时规范治疗,少数患者可并发严重的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2血管病变:目前认为是血管病变、病*感染等因素引起内耳损伤所致,通常于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后出现,以40岁以上人群多见。需要警惕的是,中老年突发性耳聋多由脑动脉、心血管病变引发,如由高血压、高血脂等引起内耳血管痉挛或动脉硬化,导致内耳血管和神经供血不足而引发听力减退。突发性耳聋需尽早治疗,病程超过一个月者,听力改善效果不佳。

3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中耳内、外的气压基本平衡。当咽鼓管由于感冒流涕、鼻炎等原因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出现负压而致中耳黏膜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渗出聚积于中耳,从而可引发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分泌性中耳炎。此外,分泌性中耳炎还可伴有低音耳鸣、耳闷、耳痛等症状。需要警惕的是,单侧发病的中老年患者,应尽早排除鼻咽及其周围的占位性肿瘤。

4.听神经瘤:听神经瘤为颅内神经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30~60岁。听神经瘤起病缓慢,因与衰老导致的听力下降症状相似,极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未及时治疗,还可导致耳聋、耳鸣、眩晕、面瘫、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统计显示,87%的患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耳聋、10%为突发性耳聋、3%出现波动性听力减退。此外,听神经瘤还可伴有“汽笛声”、“哨音”、“蝉鸣音”、“轰鸣声”等高频音耳鸣及眩晕症状。

5梅尼埃病: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眩晕、耳鸣、耳聋、耳闷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发作时间、症状轻重程度因人而异,易被患者忽视或被误诊,如不及时对症治疗可致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引发耳聋。梅尼埃病早期多为低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如对低沉的男声听不清楚,而尖细的女性声音则不受影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高频听力下降。耳聋为波动性,即发作期听力下降,而间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复。

6耳硬化症:耳硬化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病理上是由于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破坏吸收,代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故称“硬化”。当骨质增生侵犯卵圆窗时,可引起镫骨固定,失去传音功能,导致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耳硬化症患者最初耳部体检时常无异常,病变进展缓慢,易被误诊和漏诊。因此,40岁以上人群如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双侧进行性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听力学检查,排查耳硬化症。

7中耳癌:中耳癌为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发病高峰为40~60岁。约80%的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症状易与中耳炎重叠,故常不能引起患者重视,早期发现率较低。如不及时治疗,病变可累及邻近结构和大脑,甚至危及生命。中耳癌早期听障表现为传导性耳聋,晚期迷路受侵犯后为混合性耳聋,多伴耳鸣。此外,早期中耳癌还可有外耳道流血、耳痛等表现。提醒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加强随诊排查,防范恶变。

保护听力除了及时治疗上述疾病外,还应坚持以下必要护耳举措。

1远离噪声污染:噪声刺激会使已经开始衰退的听觉系统更易疲劳,导致内耳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加剧听力减退。因此,听音乐、看电视时音量不宜过大,也不宜戴耳机听音乐。当周围有长时间的装修或机器轰鸣等噪音时,要用耳塞、耳罩、隔声帽进行防护或远离噪音污染源。

2慎用耳*性药物:药物性耳聋是后天听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知的耳*性药物近百种,主要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乳糖酸红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二甲胺四环素;去甲万古霉素、多黏菌素抗生素等。此外,抗肿瘤药中的长春新碱、顺铂;解热镇痛抗炎药中的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抗疟药中的磷酸氯奎、奎宁、乙胺嘧啶;利尿药中的呋喃苯胺酸、利尿酸等也可引发药物性耳聋。因此,服用上述药物时应谨遵医嘱。

3及早戒烟限酒:香烟烟雾中的甲醛、丙烯醛、氨、酚等有害物质可通过破坏黏液纤毛清除机制,损坏中耳和咽鼓管的生理功能,使内耳和鼻咽组织更易受细菌和病*感染而诱发各种可致耳聋的疾病。

4保护外耳道和鼓膜:耳屎学名耵聍,很多人有常挖耳屎的习惯。其实,耳屎是人体的正常分泌物,它因富含油脂,可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增强细毛阻挡病菌和异物侵入的能力。此外,耳屎还富含脂肪酸,可在外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杀菌作用的酸膜。而过度掏挖耳屎不仅使鼓膜失去缓冲屏障,还极易损伤皮肤,引起外耳道皮肤感染,增加外耳道炎、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建议平时用耵聍水点耳,促进耳屎自然排出,保持外耳道清洁干净即可。当有明显堵塞感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进行清除。

5科学合理饮食:内耳血管纤细,动脉硬化极易引发内耳血管栓塞、缺血,引起内耳神经血管病变。因此,日常应饮食清淡,少食过甜、过咸及高脂等促进动脉硬化的饮食。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中以耳蜗内锌含量较高,缺锌可影响耳蜗功能,导致听力下降。建议40岁以上人群常食海产品及粗粮等富含锌元素的食物。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背可能是病,导致听力下降的7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