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症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儿童鼻窦炎的10大常见误区,千万别中招
TUhjnbcbe - 2023/3/13 18:39:00

儿童鼻窦炎是儿童较为常见多发病,家长都应当对儿童鼻窦炎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当孩子病情较重时,一定要正确对待治疗问题。下面便是为各位家长准备的知识宝典——儿童鼻窦炎的10大常见误区!

1、孩子流点鼻涕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治疗

错!

鼻窦炎不但会引起孩子流鼻涕,还会造成鼻塞和张口呼吸。

①长时间的鼻塞会让孩子养成张口呼吸的习惯,最终会影响面部的发育,形成龅牙或者“地包天”。如果夜间鼻塞还可以导致身体缺氧,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发育。

②持续性的咳嗽还会影响肺功能。

③鼻窦炎的细菌和炎症因子还会通过鼻子和耳朵中间的咽鼓管造成中耳炎,影响听力。

2、鼻窦炎是炎症,所以一定得吃消炎药

错!

俗称的“消炎药”实际上是抗生素,是对抗细菌的药物。鼻窦炎实质上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造成的炎症,有时候也同时有细菌感染,但并不一定都有细菌感染,所以不一定需要抗生素,也就是俗称的“消炎药”。

只有在医生判断的确有细菌感染的时候,才会使用抗生素。

3、医生开的药是激素,不给孩子用

错!

鼻窦炎是鼻腔鼻窦免疫功能失调造成的炎症,所以要用能够对抗炎症的药物,而鼻用激素就是对抗炎症较佳的药物。

传统的激素都是通过口服和打针的方式进入身体,会分布到全身,的确会影响身体的各种功能,造成不少副作用像肥胖,骨质酥松,身体里的钾离子丢失等等;但是鼻用激素特别是新一代的鼻用激素,它的分子结构经过特殊设计,所以只会停留在鼻腔和鼻窦里,不会进入血液,基本上没副作用,按照医嘱进行使用即可。

4、克拉霉素是抗生素,不能给孩子吃

错!

儿童鼻窦炎如果合并细菌感染,有时需要服用两周以上的抗生素。通常医生会推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剂,因为这是对付耐药细菌最合适的抗生素。但是有时候宝宝因为对阿莫西林过敏,所以医生会改用其他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者罗红霉素,这些都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有时医生也会建议宝宝服用小剂量的克拉霉素或者罗红霉素(每天一次)1个月。这是因为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里特殊的一类,它们不但可以对抗细菌,在小剂量(每天一次)使用的时候,还有很好的对抗炎症的作用,对于某些类型的鼻窦炎的恢复会很有好处。

5、每天用水给孩子洗鼻子对鼻窦炎有好处

错!

鼻腔冲洗的确对于鼻窦炎的恢复有好处,但并不是什么水都可以用来洗鼻子的。用于鼻腔冲洗的水,其中的盐分和酸碱度都非常有讲究;盐分太多会影响鼻腔黏膜的自我清洁功能,盐分太少会造成宝宝鼻腔黏膜水肿。鼻窦炎的不同阶段,使用的冲洗液的盐的浓度也不同。

所以建议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在正规药店购买正规品牌的鼻腔冲洗液和鼻腔喷雾剂。

6、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腺样体,不切!

错!

长期无法治愈的儿童鼻窦炎,很多情况下都跟腺样体肥大有关系,特别是4岁以上的孩子。

有医生观察过既有鼻窦炎又有腺样体肥大,最后因为腺样体肥大做了腺样体切除手术的孩子。这些孩子大约有一半在手术后三个月鼻窦炎症状消失了;剩下的一半中,有一半(总数的四分之一)的孩子经过两周的药物治疗也好了;还剩下四分之一的孩子,虽然没有用药,但到了半年左右鼻窦炎也好了。所以说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如果鼻窦炎迟迟不好,医生又建议切除腺样体的话,家长一定要信任医生的判断。

7、从国外购买喷鼻药,想给孩子治鼻窦炎

错!

国外从药店里能够直接购买的药物,基本都是非处方药。所谓非处方药,就是相对药效较弱,安全性也较高的药物。但是我们也发现,部分海外代购的非处方药,也含有像血管减充血剂这一类长期使用会对鼻腔有害的药物。

所以强烈建议家长不要未经医生允许,擅自使用这些所谓“进口神药”。

8、听说在鼻子里打一针就可以治疗鼻窦炎

错!

在鼻子里打针,也叫鼻腔注射,大部分是将长效缓释激素注射在鼻腔粘膜下,达到控制炎症的目的,其作用和鼻用激素喷鼻类似。

但是因为药物进入血液到达全身,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副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最好不要尝试。

9、听说鼻窦炎等孩子长大就轻了,不用治

错!

鼻窦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孩子头痛、鼻塞、流脓涕,影响孩子的健康睡眠与呼吸,分散学习的注意力。

另外,如果鼻窦炎症状持续加重,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鼾症等,影响孩子的智力、身高发育等等。

所以如果孩子有鼻窦炎的症状,尽早带孩子治疗是关键。

10、听说鼻窦炎手术损伤大,拒绝手术

错!

目前鼻窦炎手术以鼻内窥镜微创手术为主,精准定位病灶,疏通引流,高效改善鼻塞、流脓涕等症状,而且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相比传统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且康复快。

北京耳鼻喉科专家提醒:鼻窦炎病症严重,药物治疗无效,建议家长尽早考虑为孩子进行手术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鼻窦炎的10大常见误区,千万别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