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6日讯 晨起后发现耳朵听不见了,竟是游泳时耳朵进水将耳屎泡发后堵住了耳道所致。16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丁锋提醒市民,游泳前最好先清洁耳屎,游泳时也最好能戴上耳塞以防耳朵进水。
“我的耳朵突然听不到了,这该怎么办呀?”16日一早,家住百步亭的医院耳鼻喉科,一开口她就红了眼睛。接诊的刘雪萍医生仔细追问得知,蔡女士头天晚上去游泳馆游过泳。一检查就找到“耳聋”原因:游泳时水进到耳朵,耳屎遇水后泡胀,将整个外耳道堵得死死的。随着外耳道内的耳屎被清理干净,蔡女士的听力很快恢复正常。
医生正在给蔡女士检查“耳聋”的原因。通讯员舒晶 摄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丁锋介绍,每个人的外耳道都会存在少量耳屎,它能对我们的外耳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灰尘及异物进入耳道内部。平时我们在咀嚼和张口等运动时,耳屎会自行脱落并排出,没有必要经常清理。如果耳道内有大量的耳屎聚集,并且结痂成团,就会造成外耳道堵塞,出现耳朵有堵塞感、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这时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让医生用专业的工具取出。
丁锋提醒市民,医院耳鼻喉科对耳道进行检查,如若有大量的耳屎可以找医生帮忙取出,防止耳屎在不干净的池水中泡软膨胀,引发急性感染。为避免耳屎遇水后堵塞外耳道,在游泳时尽量佩戴耳塞,能有效减少池水进入耳朵。游泳后可歪头扯耳、单脚跳跃等及时清除耳道内的积水,也可以借助吹风机在适当距离用冷风挡轻柔地吹干耳朵,不建议使用棉签掏耳。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且在治疗期间不要游泳。(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舒晶 林乐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