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娃控(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前几段时间,在儿子的班级群里聊天,宝妈A说,她家宝宝因为早期刷牙出血了,感觉好大的事情,硬说自己生病了,医院检查。
宝妈B说,她家小男孩在学校因为没有认真睡觉被老师批评,就说老师不喜欢他,就算去上学也不高兴。
宝妈C说,她的洋娃娃被隔壁的小哥哥弄怀了,哭了老半天,非要妈妈买个一模一样给她......等等各类有关孩子的玻璃心的小事,比比皆是,不能管、话不能重,骂就哭,更不要提打了,弄的父母生怕怎么样了,弄的他有心理阴影,无从下手。
虽然,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高,各种早教培训机构都在培养孩子,可就算物质条件在丰厚,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条件是变好了。
但是我们的孩子却有了一颗特别脆弱的玻璃心,处理能力越来越懦弱,孩子社会抗压能力也越来越差,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玻璃心”的是怎么来
其实,造成孩子玻璃心从来不是一天促成的,也并非天生,大多数和父母平日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有关。究其原因,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
外在原因,家庭保护过度
现在很多家庭,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因为是家中第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特别溺爱,都是家里惯宝宝,什么不都孩子独立做;还有那些二胎家庭,因为怕大宝受委屈,以及二宝受欺负,不管是大人还亲戚,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比如走路摔跤,马上上前就扶起来,还说都是地不对,摔坏我的宝宝,有的打了别人,也不及时制止,也说宝宝真厉害.......
这样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养成自我孤僻不合群的自我自私的意识。
内在原因,自我抗压能力不够
还记得这样一则新闻报道,一个高三学生因抄袭作业,被老师罚站在教师门口一天,然后少年接受不了众多异样的颜色,纵身从小区楼下跳下去,让完整的家庭走向破碎。
还有那个被老师抢夺了手机,从学校5楼跳下.......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孩子似乎越来越不了打击压力,只要一个小的理由就可以轻易的放弃生命,对于那些为什么而活着,幸福是什么的道理毫无感觉。
父母面对孩子“玻璃心”不应该做什么
那些习惯的优秀和习惯了被保护的孩子,长大会对事情失去应有的抗压能力,总会给自己找借口,找到舒适区躲起来,那么,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玻璃心,如何应对?不应该怎么做?
1、不要轻易流露负面心态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应该是父母,而后才学校教育,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行,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你的处事态度是影响这你的孩子,如果总是抱怨世界抱怨他人,那你也会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形成了玻璃心。
2、不要太娇惯孩子
现在家庭都是一到两个孩子,谁家孩子不是宝贝呢,你爱孩子要放在心里,不要无时无刻表现在脸上。
他上学你担心不能自己过马路,不是怕孩子饿了、喝了等等,家里不管什么事情都不敢让孩子做,过度的娇惯也是会养成玻璃心的孩子。
3、家长的虚荣心
有的家长总是希望自己孩子在外面表现的得体优秀,家里来个客人不是让背唐诗,就是跳舞,做不好,还被家长说你怎么回事,明明可以的,怎么怯场呢?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外面要比回到家也要比,这样的压力也会让孩子玻璃心。
父母该如何改造孩子的“玻璃心”
1、积极的乐观的态度
父母最好的以身作则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并放手孩子勇于尝试新领域,不要拍孩子放错就不给他尝试的机会。
只要在一定的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勇于迈出第一步,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他的自信心,以一颗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难题。
2、父母要学会放手
孩子独立第一步是学习放手,因为我们孩子终究会长大,终究会离开我们,如果我们在他离开之前不放手,那对他的人生有莫大的伤害。
记得老家当年有个考到清华大学的少年的天才,因在大学不会自理,被学校劝退,18岁了连吃饭都是妈妈喂的,更别提洗衣服等生活相关。
从小要让孩子实践各种生活技能,就算以后不能成为多才多金的人,至少是个生活自理的人吧。
3、认清事情还能热爱生活
生活中,每天都会充斥着各种难题,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能力能解决,不可能有完美的人。
总要学会什么是失败,并在失败中站起来,成功从来最好的定律,不管是成为身价百万的大人物,还是早九晚五小人物,都值得被尊敬,就像高晓松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4、做个内心强大的父母
你可以想象下,如果一个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倒霉,领导对自己不好,工作不好,没钱很穷等等。
这种负面信息经常在家庭中出现的话,你如何让你孩子是个心理素质好呢?所谓教育都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过如此,如果父母就心理就不强大,怎么能指望孩子有一颗坚强的心脏呢?
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孩子会遇到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没有人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只有那些内心强大且处事不惊的人,才能去勇敢地面对波折的一生。
父母不仅要教孩子如何独立面对困难,更要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自我肯定,积极的自我暗示。现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从改变“玻璃心”开始。
育儿难题找熊娃控,家庭教育从小抓,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
熊娃控,帮你解决育儿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