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1.推荐接种哪种流感疫苗?
答:只要是说明书的适用人群,没有哪种疫苗是被“优先推荐”的。有什么,打什么。能打到,就很不错了。不用纠结。
2.哪些流感疫苗是“非活”的?
答:目前,注射的流感疫苗都是“非活”的,喷鼻的流感疫苗是减*活疫苗(估计今年底有望在我国内地上市)。
3.每年的流感季是什么时候?
答:北半球(比如中国和美国)的流感季大约是10月至次年5月,南半球(比如澳大利亚)的流感季大约是4月至9月,热带地区则全年都可能发生。
4.接种流感疫苗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在9月或10月接种流感疫苗比较好。
但如果不能保证9月或10月能打得到疫苗,还是建议尽早接种。在10月份以后,无论多迟,只要还有疫苗供应,仍然推荐没接种的人接种。
5.在9月份接种了流感疫苗,能不能在10月或11月再打一剂?
答:我国指南建议,同一个流感季内,已按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6.哪里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答:一般是在孩子接种疫苗的地方(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门诊时间可能跟儿童不同。此外,一些私立医疗机构也可以接种。注意:疾控中心不接种疫苗。
7.哪些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答:建议所有≥6月龄(出生后满天)的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除非有禁忌证。
8.哪些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答:有下面禁忌证的人不能接种注射的灭活流感疫苗:
1)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9.哪些情况不是灭活流感疫苗的禁忌证?
答:1)对鸡蛋任何程度的过敏,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2)怀孕。目前国内有些流感疫苗说明书仍将孕妇列为禁忌证。但国外孕妇接种灭活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证据充分。我国疾控中心发布指南中,也建议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怀孕的女性接种流感疫苗,且可以在孕期任何阶段接种灭活流感疫苗。
3)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吉兰-巴雷综合征,不是禁忌证,但应特别注意。
而流感减*活疫苗有更多禁忌证(如孕妇不能接种),接种前请先查阅说明书或咨询医生。
10.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新冠病*病(COVID-19)吗?
答:不能。但是今年接种流感疫苗特别重要,不光可以降低患流感的风险,医院,还能节约稀缺的医疗资源。
11.今年上半年打了流感疫苗,下半年还要打吗?
答:要。因为上半年的疫苗跟下半年的疫苗通常不是同一个流感季的,所含的病*株很可能不同,而且疫苗保护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12.流感的危害有多大?
答:据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造成约万~万严重病例,约29万~65万例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死亡。我国平均每年有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
非高风险人群(如青壮年)得流感后一般不会导致严重问题,可以在7天内自愈(咳嗽可能会持续14天或更久)。但如果家里有高风险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则很可能会把病*传给他们,给家人带来风险。
13.哪些人是流感高风险人群?
答:我国推荐以下人群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
1)6~23月龄的婴幼儿。
2)2~5岁儿童。
3)60岁及以上老年人。
4)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5)医务人员。
6)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7)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14.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婴儿吗?
答:能。孕期接种流感疫苗,既可保护孕妇,降低孕期患流感、孕期发热、子痫前期、胎盘早破的风险,也可通过胎传抗体保护小婴儿。
研究表明,孕期接种流感疫苗对6月龄以下婴儿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的保护率为48%,对6月龄以下婴儿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相关住院的保护率为72%。
15.流感疫苗要接种几剂?
答:我国流感疫苗接种指南建议:
(1)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应接种2剂,间隔≥4周(28天);如上个流感季或之前接种过一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接种1剂;之后每年1剂。
(2)≥9岁儿童及成人:每年接种1剂。
部分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略有不同。
16.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答:可以。灭活流感疫苗可以和任意疫苗同时接种,或者以任意的时间间隔接种。
17.哺乳期妈妈打完流感疫苗可以正常哺乳吗?
答:可以,打完立即就可以哺乳。
18.四价和三价流感疫苗哪个更好?
答:参见第1题。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个人建议在当地接种四价流感疫苗(覆盖面比三价多一丢丢)。如果没有,那就有什么打什么,没必要等,更没必要去外地打。
19.“儿童剂量”跟“成人剂量”有什么不同?
答:在国内,灭活流感疫苗分为两种剂型:
(1)0.25ml剂量的适用于6~35月龄儿童
(2)0.5ml剂量的适用于3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
在国外,有些0.5ml剂量的流感疫苗也适用于6~35月龄儿童,具体应按说明书使用。尚未上市的鼻喷流感减*活疫苗为三价疫苗,每剂0.2ml,适用3~17岁人群。
20.还有一个月就满36月龄的孩子,是现在打0.25mL剂量的还是等满3岁后打0.5mL的?
答:1)对于以前打过流感疫苗、本次只需打1针的孩子,如果感染流感风险高的话(比如当地已经到了流感高峰期)或不确定一个月后是否有0.5mL剂量疫苗的话,建议现在打0.25mL剂量的;如果风险不高,而且预计一个月后有0.5mL剂量疫苗的话,可以等满3岁后打0.5mL剂量的。
2)对于本次需要打2针的未满3岁孩子,推荐尽量赶在35月龄前打第一针,以便在满3岁前打第二针,否则按国内的疫苗说明书,3岁后就不给打第二针了。
21.中国和美国的流感疫苗病*株是一样的吗?
答:同一个半球的流感疫苗病*株是一样的,南北半球流感疫苗的病*株可能是不同的。所以中国和美国的流感疫苗病*株是一样的,但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病*株可能是不同的。
22.接种流感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答:接种流感疫苗通常2~4周后,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23.为什么接种流感疫苗后还会患流感?
答:首先,没有疫苗的效力可以达到%。其次,流感的潜伏期通常在1~4天之间,如果在产生抗体之前已感染,则依然会得流感。第三,有一些其他疾病(比如普通感冒)会产生类似流感的症状,而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这些疾病。
24.如果流行病*和疫苗病*不匹配,流感疫苗还有用吗?
答:有。世界卫生组织说,在健康成人中,即使流行病*与疫苗病*不完全匹配,流感疫苗也能提供保护作用。在老年人中,流感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可能较差,但可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率。
25.流感疫苗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
答:因为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一般可持续6-8个月,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26.第二针和第一针间隔超过4周会影响疫苗效果吗?
答:不会影响最终的效果,但产生具有保护水平抗体的时间会相应推迟。所以,及时打。
27.第二针疫苗可以跟第一针不同吗?
答:最好使用同一种疫苗产品完成全程接种。但如果第一针的疫苗没货了,可以用其他疫苗完成接种程序。
28.在本流感季节里得过流感,还要接种流感疫苗吗?
答:要。所有流感季节里,都有多种流感病*株流行,感染过一种病*株,不会产生对其他病*株的免疫力。
29.流感疫苗跟“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是一样的吗?
答:不一样。引起流感是的流感病*,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一种细菌。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30.流感疫苗必须和上一针间隔1整年才能打吗?
答:不是。流感疫苗推荐每年接种。但这里的“年”,是指“每个跨自然年份的流感流行季节”。在流感流行季节里里,均可以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所以,
年11月打了流感疫苗,年9月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年3月打了流感疫苗,年9月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的存活和传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为此,季节性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及时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年度接种建议。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流行的背景,指南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
对于≥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本指南是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简称“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形成,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
2
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策和措施;
3
更新了我国-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
4
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
5
更新了-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
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下载地址
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