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晔晔问仁医
人物介绍
康莉娣,上海中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知名小儿推拿专家,医院推拿科从事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四十年,担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海派儿科推拿分会副会长,多次医院进行中医推拿教学。擅长用推拿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小儿保健推拿,推拿手法强调柔和轻快,并注重与小儿的互动交流,使小儿在愉悦平静中接受治疗。
采访笔记
她说过,当年爱上中医,是十多岁上高中的时候,在一家中药房里帮工,发现一位坐堂女大夫,六十岁的年纪,模样周正,乌发里掺杂几缕银丝,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几贴药下去,病人就妥帖了,她当时想,要是将来也能如此……
我和她聊天的时候,她也已经六十岁的年纪,也正吃着中医这口饭,唯独不同的是,她用的是一双手,这双手在孩子们的身上,上下翻飞,落英缤纷,拿捏点揉,疾无所遁。我想,她活成自己当年想要的样子了。
她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治疗中的情绪管理。“治疗时一定要着重注意患儿和家长的情绪,同时,施术医生本人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心里再有事,在面对患儿的时候都要放下,不急不躁,千万不能在患儿顽皮不听话的时候,表现出不耐烦,哪怕一个微小的表情。”
我注意到,她的脸色很平静,这种平静的背后,无疑是理解,对孩子的欢喜,以及对家长的体谅。
“谁家的宝宝都免不了有个病病痛痛,现在的父母总是在最不应该慌张的时候忙手忙脚,一丁点儿大的感冒发烧,医院找专家门诊。其实,宝宝的身体健康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每天不用太长的时间,只要5分钟,天天坚持按摩,让宝宝远离疾病,从观念上有所改变,小病治、大病防。”她说,想培养更多的妈妈成为宝宝的贴身按摩师。
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捏法、运法、拿法、擦法……她一一做着演示,我细细揣摩,感冒、发烧、咳嗽、积食、支气管炎、肺热、脾胃不和、鼻炎、结膜炎、中耳炎……我发现,这些适应症在很多妈妈眼中,自己的宝宝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
“捏捏按按中,亲密与快乐悄悄走来了。”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皱纹里,也像开出了花。
1
从医之路
康莉娣说,走上学医这条路,一多半是因为母亲的病。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不能平卧着睡觉,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胸痛和呼吸困难。经常整夜整夜睡不着,我偶尔半夜惊醒时,就会听到母亲粗重的呼吸声,和翻身时被子摩擦的声音。我想,要是我是个医生多好,至少能缓解一下母亲的痛苦。”
在康莉娣上高中时,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学工、学农,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接受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康莉娣被分配到一家中药房。
“我们负责配药,拿着药方对贴满中药名的抽屉和柜子抓药,再按照分量,几钱几两称重,包起来。”
药房里人来人往。康莉娣说,她很喜欢闻草药的味道,在休息时她会拿着一味中药细细端详,或是回想刚刚的处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在那段时间里,康莉娣逐渐对中医有了一些了解和兴趣。“我们中药房里有个坐堂大夫,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瘦瘦小小的,精神头却十足,一身白衣,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山青水绿,她常常是十多味草药这么一配伍,病人文武火一煎,三五贴一服病就好了,我想,将来像她那样当个中医,多好。”
年,康莉娣参加高考,正是年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二届秋季班招生。最终,她被上海中医学院顺利录取。
不过,在专业的录取上,康莉娣有了一番机缘巧合,导致她将来并没有成为一位坐堂开方的医生。
“针灸推拿系的老师最早来要人,他们喜欢挑身强力壮、练过体育的学生。而我在中学时爱好运动,喜欢打篮球、跑步,就被挑中了。”
于是,康莉娣就成为了一名针灸推拿系的医学生。在刚开始学习中医理论时,她时常感到头疼。“脏腑气血、阴阳五行、八纲辨证等中医古哲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新世界。好在这一届的学生中有历届生,也有老三届,遇到不懂,时常会向他们请教。”
康莉娣还记得,在晚自习之后走回宿舍的那段路。那段路很亮,照亮前路的,不仅是路边的灯和天上的月,也是她心里的光。
实习阶段,康莉娣进入临床,越来越多地与病人接触。“当看到病人慢慢好转起来,我真是开心。学医这条路,大概会越走越开心的。”
年,康莉娣大学毕业,医院推拿科,这一双手,从此与小儿推拿结下不解之缘。
2海派儿科推拿
让康莉娣感到幸运的是,她这一路走来,几乎都有名师指引。
在大学时代,班主任俞大方是第五版《推拿学》教材主编,针推系主任吴金榜对她影响颇深。医院之后,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周慧琳教授和金义成教授,尤其是金教授。
金义成,海派儿科推拿创始人,丁氏一指禅推拿第四代传人。我国小儿推拿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擅长治疗小儿腹泻、脑性瘫痪、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等儿科疑难杂症。
海派儿科推拿,是在海派中医概念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定和发展,也是上海丁氏推拿流派传承脉络中重要一支。它总结了明清小儿推拿各家学说、近代上海儿推名家之长,并结合五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归纳,而且还有丰富的创新成分。经过半个多世纪,逐渐构筑起一个较完整的学术体系,形成“道法术”完备的小儿推拿学术流派。
海派儿科推拿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这一点在康莉娣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海派儿科推拿在病因的认识方面,不同于前人所谓的“小儿无七情所干”的思想,认为同样要重视“七情”的影响。基于这个理论以及自己临床上的实践,康莉娣总结出,临床中对小儿患者情绪调节及医生本人情绪调整,对小儿推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教授对于患儿非常和蔼可亲,如果家长在你一旁着急上火,喋喋不休,他还会先对家长做些心理疏导,让孩子和家长一同处于安静、稳定的状态,能够配合治疗,所以他的治疗效果很好。这是典型的身心同治,也是典型的中医整体观。耳濡目染,我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康莉娣表示,治疗时一定要着重注意患儿和家长的情绪,同时,施术医生本人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心里再有事,在面对患儿的时候都要放下,不急不躁,千万不能在患儿顽皮不听话的时候,表现出不耐烦,哪怕一个微小的表情。
康莉娣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降服神兽”的小妙招。在诊间抽屉里,常常有一些绘本、玩具、贴纸,有时为了转移“闹孩子”的注意力,也有时是为了鼓励表现好的“乖孩子”。在治疗时,她会放一些白噪音,许多两分钟之前还哭闹不休的孩子,会很快安静下来,眼睛忽闪忽闪地,被音乐入了迷。
医院的头一年,康莉娣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学习精进。她默默观察,揣摩老师们的手法,再与教科书进行比对,听老师们总结自己的经验。“推拿科的门诊量很大,跟老师学到的越来越多,看着患儿恢复很快,信心也越来越强了。”
海派中医在具体治法上,明确要“固本培元、健运脾胃”。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时时顾护正气。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康莉娣在治疗小儿疾病,诸如呕吐、夜啼、尿痛时,常常会使用脾土、板门、中脘、天枢、脾俞、胃俞等补脾、益肾的穴位和手法。
令康莉娣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排尿困难的患儿。
“那是急诊科的病人,三四岁大的孩子,在家的时候,她母亲说受了一个惊吓,忽然小不出便了,母亲急的眼泪都下来了,孩子太小,也不适合做过多处理,急诊科就让我们推拿医生想想办法。我取了腹部的关元、中极穴,还有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轻轻按摩和点揉,大概五六分钟,孩子就想小便,带到厕所马上哗哗地尿了。就看着这位母亲破涕为笑。我想,小儿推拿并不单纯是修修补补,也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康莉娣说。
3最好的礼物
从事临床工作将近40年,康莉娣已经从初出茅庐的小医生,成为了业内公认的专家。在临床治疗中,有了自己的体会和特点。
“一是沟通。沟通越顺畅,配合度越高,效果就越好;二是手法,小儿推拿的特点在于轻快柔和,患儿娇嫩,用力过大造成表皮损伤或者内脏损伤都不合适。所以一定要柔和,但同时又要让手法渗透进去。”
康莉娣表示,手法柔和的关键在于医师本身手法的熟练,并且观察、感受患者的肌肉反馈——小孩子的感受会用哭闹和笑来表现,而大人的反馈由肌肉的松紧程度来表现。“每个人的耐受度不同,在穴位上用手法操作的时候,患者的肌肉紧张度会给出反馈,通过反馈就能知道力度大小、深浅是否合适,逐渐调节到患者能够耐受的程度,能够感到手法舒适的程度是最好的。”
除了手法的融合和渗透,康莉娣并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在治疗的效果不对抗的时候,两个穴位一起操作,实践下来的效果会突出一些,而且治疗时间也会缩短一点。”
康莉娣说,即使是推拿医师,在疾病的辨证上,也离不开望闻问切和八纲辨证。“任何一个治疗都离不开望闻问切,小孩子的舌苔是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对取穴的帮助很大。同时对于六周岁以下的孩子,验看指纹对治疗选用的手法很重要。”
所谓验指纹,是小儿科独有的方法,用以代替脉诊。小儿指纹是指虎口至食指内侧的桡侧脉络,分为风、气、命三关。正常小儿的指纹为浅红色略带清,不浮不沉,隐现于风关之内。验指纹就是通过观察小儿指纹部位、沉浮、色泽等变化,以辨乳幼儿疾病的病因、性质和轻重。称为“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康莉娣认为,问诊是最要紧的,因为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完整表述出疾病的情况,只能询问家长。她对于问诊非常详尽。
“不同的病症应该问到不同方面,必须有侧重点。如果是咳嗽,就要问什么时候开始咳,咳嗽长短,咳到怎样的状态,有什么变化——这些都有助于判断病情。”
在工作的时候,康莉娣总是专一和集中。她说,全身心都在患儿身上,对患儿的了解越来越深,任何反馈都能捕捉到。“我始终很享受这份工作。孩子们和家长们都认可我,我用的一切心思,他们都能感受到,我们相处很和睦,他们都是好病人,好家长。”
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是康莉娣出门前必须要做的。在每天早晨的闹钟响起之前,她就已经睁开眼睛,然后迅速又利落地把自己收拾好,准备迎接一天的工作。
出了家门,就已经进入工作状态,这是多年来的习惯。她说,最开心的是,今天又会有几个孩子复诊,他们都恢复得差不多了,有个叫“小仙女”的宝宝,会照例在她的手臂上贴一枚美丽的粘纸,这是给她最好的礼物。
口述实录
唐晔
康主任,您聊聊金义成教授对您的影响?
康莉娣
谢谢。金教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年出版的那一本书《小儿推拿》,其实在读书和实习的时候,小儿推拿接触的不多,医院以后,一点点开始接触和喜欢的。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入门宝典”,对我的启发很大,在看书的同时,因为和金教授在一个科里工作,近水楼台,时不时观摩他的推拿手法,想想他的治疗思路,长进飞速。
金教授也非常愿意提携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有一次,有个30天的婴儿,是斜颈,当时孩子的颈部有包块、颈部活动差,在金教授的指导下,我治疗了一两个星期,包块有点软了,一个月以后包块小了很多,再过两个月,斜颈治愈了,家长满意,金教授对我也非常满意,信心就越来越足了。
唐晔
您在治疗的时候,最看重什么?
康莉娣
一是反应,上了手法以后,病人是否接受;二是效果,没有效果等于无效治疗。最乐意听到的是,症状减轻了,轻松多了,谢谢康医生。
唐晔
那么,什么才是治疗的关键呢?
康莉娣
对任何治疗来说,诊断都是关键,就是先得把病情摸透,中医是辨证论治,小儿推拿更是如此。很多情况下,孩子没有办法说清楚哪里不舒服,只有靠医生自己去判断。所以,作为一位小儿推拿医生,一定要有耐心。倘若缺乏耐心,就可能疏忽掉很多细节,治疗容易出现偏差。初诊患儿,我尤其仔细,诊断差不多就要15分钟。
我曾经有一个病例,是一对四五个月的双胞胎,家住无锡,症状都是一样,每一顿喂养之后都要呕吐,父母很是焦虑。经过仔细诊断,我判断是喂养不当过量了,影响了脾胃,消化能力弱。于是在孩子的脾土、板门、中脘、天枢、脾俞、胃俞等穴位点揉按摩,还告诉了父母正确的喂养方式,三次治疗之后,两个孩子同时康复。
唐晔
您说说小儿推拿的适应症?
康莉娣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等都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季节性明显一点,要仔细观察,准确判断——病程不同,或者病性不同,治疗法则就不同,有的用补法,有的用泻法,或者有的平补平泻。而消化系统疾病常年都会有,比如积食等,通常治疗一两次,应手而愈。
唐晔
推拿医生自己的状态也是很重要的,您怎么保持自己的状态呢?
康莉娣
我在治疗的时候,自己的呼吸总是配合着治疗的节奏,每一个动作都很自然。老师告诉过我们,要把自己的气,在手法操作的过程中参与进去,这是施术者的调气,有利于自我精气神的修复。所以,要调节的好,不能一边治疗一边说话,这个时候会走气。
唐晔
做了那么多年的推拿医生,您有没有最想做的事呢?
康莉娣
其实,我一直想开一些小儿推拿培训班,针对一些常见病的普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等,给家长一些指导。有些症状发生了,家长在家里就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同时进行简单的治疗。
比方说,过敏性鼻炎,孩子早上起来要打喷嚏,一打就打不停,那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迎香穴上稍微刺激一下,通过穴位的刺激,整个状况会改善;再比方说,孩子脾胃不舒服的,可以做一个摩背和捏脊,还可以点揉足三里、板门;有一些孩子老是感冒咳嗽,那就每天让他温水泡脚,揉一揉涌泉穴——小妙招真的非常多,就看是不是有心人。我觉得,家长和医生的协作,如同家校合作一样重要,对患儿的康复会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
唐晔
作为一位小儿推拿医生,您对自己满意吗?
康莉娣
我常常对家长说,我姓康,是带给孩子们健康的。
事实上,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的一支,是中医的外治方法,是通过手法在小儿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特定穴位上操作,通过手法刺激小儿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小儿疾病的防治方面,有显著的疗效,方法简便安全。我能用所学所长,帮助患儿和家长解决一些问题,就我自己而言,我做到了尽力而为,把好自己这一关,我挺知足的。
采访/唐晔编辑/吴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