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有两个人同时发烧,咳嗽,都来找张仲景看病,经过询问后得知,都是淋了大雨的缘故。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认为感冒后,给他们开了剂量相同的麻*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的跑来找张仲景说:“我家病人服药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却比昨天更厉害了,您快去给看看吧”!
张仲景很纳闷,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先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结果那人见到张仲景,感激的说到,我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您的医术真是太高明了。
张仲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相同的病,相同的药,两人的疗效却不一样呢?于是他仔细回忆起了昨天的情景。
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较弱,而第二个病人的手腕上,是没有汗的。哦,原来如此,果真是我疏忽了,张仲景恍然大悟,自言自语道!
第一个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药出了一身大汗,岂不是会更加虚弱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更加严重,于是他立即改变了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果然,病人的病情很快就好转了。
这件事给张仲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他想,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给病人治病,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
不能仅仅只看病人的表症,还要望闻问切,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患病的原因,然后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便是张仲景著名的辩证论治法。
明白这个道理后,张仲景的医术有了巨大的提高,治好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大家也对他越来越信任!
而在日常行医中,很多人只辨病,不辩证,只会按照固有的疗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生搬硬套,循规蹈矩。久而久之,自己的思维和眼光也越来越狭隘,当然,中医造诣也不可能有大的提升。
什么是辩证思维?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所谓辨证,就是根据诊断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在我国医学上,医生问病情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病人有些什么症状,比如头疼、发热、怕冷、咳嗽等等以及病人的表情,还要按一下病人的脉搏,这一系列的症状称做为症候群。
综合在一起的症候群,中医就称它为“证”。通过对“证”的仔细辨别,就可以讨论治疗,然后处方用药,这样的全过程,叫做“辨证论治”。
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
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方法给予治疗。
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和用同一种方药,对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也不同。
最早的辩证方法是什么?
最早的系统辩证方法,是由张仲景总结归纳而出。
东汉末年天下乱离、兵戈扰攘,张仲景看到腐朽的*治局面,加上疫病流行,百姓颠沛流离,以及自己宗族中的人多死亡于疫病,张仲景看在眼里,心中非常感慨。
因此他抛弃仕途,博采众方,发愤钻研医学,将古代已有的理论基础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再加上新的理解,最终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在书中,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此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
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就连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和推动。
直到目前,《伤寒杂病论》医院校开设的必修课之一,可见张仲景在中医体系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多大。
缅仲景,传医技
话说回来,既然辩证思维那么重要,那我们要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所学,来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及调理效果呢?
缅仲景,传医技!
今晚19:00,红杏林学院公益第四讲开始啦!
能量平衡灸创始人-付子康老师,将以鼻炎调理为例,将辩证简单化,流程化,为您阐述同一病症,根据脏腑能量的变化,从而树立不同的调理思路。
识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