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自然里的孩子
年夏天,我和朋友带着她5岁的孩子“一一”,在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湿地公园散步。“一一”穿着妈妈特别印制的上海6种常见鸟类的T恤。如果你想考考她那些是什么鸟,根本就难不住她。她可以飞快地告诉你:珠颈斑鸠、麻雀、棕背伯劳、乌鸫、戴胜和白鹡鸰。走在江湾湿地的小路上,她对路边的常见植物“八角金盘”“大花吴风草”“春飞蓬”随口道来。“一一”的妈妈是一名自然爱好者,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玩耍,也参加各类自然教育活动。妈妈还经常带“一一”在自家小区寻找“宝藏”:认识南天竹的“红宝石”,沿阶草的“蓝宝石”,还有各种常见的野花野草和鸟类,观察后回家一起画下来。
“一一”小朋友画的自然笔记——结香。王西敏供图
像“一一”这样对身边的动植物如数家珍的孩子还有很多。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16届上海市民观鸟比赛中,我被一群小学生打败了。那群孩子凭借超乎寻常的热情,奔跑在世纪公园的各个角落,记录着他们所看到和辨认出的每一种鸟,有的甚至拿着相当专业的相机拍摄着鸟类作为记录。
有着近20年观鸟经验的我,倒是非常“佛系”,一点也没有觉得难堪。因为,这就是我从事自然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来希望达到的结果。我很高兴看到梦想成真的一天。
一本书带来的改变
说起我和自然教育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年。当时我还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角校区攻读环境教育及解说硕士。那时,国内外基本上还没有“自然教育”这一提法。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刚在美国出版的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书中提出“自然缺失症”的概念,意思是说,美国的孩子受到电子产品的吸引及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缺乏和自然的接触,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问题,比如肥胖症、多动症、容易抑郁、缺乏合作意识、不能承受挫折等,同时,自然保护也会因为缺乏支持者而陷入困境。作者理查德·洛夫指出,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为他们创造出足够和自然接触的机会,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并培养一代关爱自然的人。
这本书让我深感震惊。在当时的我看来,书中列举的种种“自然缺失症”现状,在中国同样存在,并且相当严重,但是却很少有人